趙山河神色一黯:“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我小學畢業之后就沒繼續讀書,后來被家里人介紹到家具廠工作,體驗過最底層工人的辛勞。這顆種子應該就是那時候埋下的,等到自己開店的時候,我就覺得應該對員工們好一點,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外邊人見了我都叫老板,但我覺得我并不是資本家,通過剝削員工的勞動來賺錢,為了追求利益無所不用其極。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企業家,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目標不僅僅是賺錢,更希望自己的企業能造福一方,帶著大家共同富裕!”
資本家與企業家,這一對比就體現出了思想高度!
于娟眼睛一亮,唰唰地記錄著。
“華龍商場這一個月賺了多少錢,能透露一下嗎?”
趙山河十分淡然:“這沒什么不能說的,從開業到現在,純利潤在九百五十萬左右!”
九百五十萬!
純利潤!
這可全都是屬于趙山河的錢!
事實上,利潤只多不少,因為賬面上的流水高達一個億!
他現在有兩個賬戶,一個是商場的公款,存著貨款、周轉資金,另一個就是他的私人賬戶了。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把利潤提出來,存到私人賬戶中。
現在私人賬戶里有九百萬出頭。
其實真實的利潤只會更多,因為這一個多月以來,他用掉的錢也不少。
趙家鄉那邊,榕樹湖的承包費,還有前期的投入,前前后后加起來三十萬是有的。
荊城分店,初期投入預計有二十多萬。
還有飲料廠,雖然最近已經開始賺錢了,但初期也投了不少錢用于購買原料,給工人開工資等等……
還有趙山河的日常開銷也不是個小數目。
總的這些加上,趙山河這一個多月其實至少賺了一千萬!
八位數還是太扎眼了,所以趙山河少報了些,但即使這樣,也嚇到了于記者。
“那你這商場,一年的利潤豈不是要上億?”
趙山河擺擺手:“沒那么高,這是占了開業的紅利,現在每天的銷售額已經穩定下來了,只有七八十萬的樣子。我們的貨物價格壓得很低,利潤空間比較小。不到百分之十。”
于娟算了算,那一天也有大幾萬的收入!
“趙老板,掙了這么多錢,你有什么打算嗎?”
“不瞞于記者,我也是個俗人,掙了錢之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老婆孩子,給她們買了一套新房,當初她們跟著我受了不少的苦,想要補償她們一點。”
“然后呢?”
“后面我就回了老家一趟,忘了說,我老家是荊城的,衣錦還鄉,在老家受到了熱烈歡迎,我還是很高興的,鄉里有個大湖,現在被我幾個堂兄承包了下來,帶著大家養魚,搞搞水產養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