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后,吳家三兄弟就變得人厭狗嫌,在村里是人是鬼遇見他們都要罵上兩句,連小孩兒也看不起他們,吐口水、砸院墻,經常到吳家去搗亂。
三人待不下去,就跑南邊去打工了。
過了一年多,前不久三人竟然又回到了村里,看樣子還掙了不少錢,穿得也人五人六的,還把老家的房子翻修了,成了村里最漂亮的紅磚房。
這下大伙背地里雖然仍然議論紛紛,但沒人再當面罵他們了。
嫌貧愛富,社會大風氣就這樣。
沒過多久,那三兄弟不知怎么就看上了岳芳,找人上門說媒,說是要給吳家老三討媳婦。
但誰不知道他們的心思?
那吊死的女人,就埋在村頭呢!
嫂子他們都不客氣,更不要說弟妹了,那都是三兄弟共享的女人!
岳芳家里雖然十分困難,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她原以為父母不可能答應這門婚事,但沒想到,父母竟然為了一千塊彩禮,就打算把她賣掉!
是的,吳家三兄弟給出的彩禮十分豐厚,一千塊錢!
一戶農民,光靠種地,得好十來年才能攢下一千塊!
不過這樣豐厚的彩禮意味著什么?
大家心知肚明。
賣女兒!
可那吊死的女人墳頭草還沒多高呢!
岳芳一想到嫁到吳家后就要遭受同樣的待遇,就害怕到流淚,她哀求父母,但父母就像是鐵石心腸,不為所動。
絕望的她,整日以淚洗面,沒有任何辦法。
大部分農村都是這樣,婚事都是父母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想要改變,至少得一到兩代人的時間。
眼看婚期要到了,岳芳整天把自己關在屋里,不敢出門,甚至想著要不要提前了斷,以免受辱。
夜里,隔壁的嬸子看不過去,悄悄找到岳芳,給她出了個主意,勸她連夜逃走,去縣里或者是南城找個活干,還給她塞了兩塊錢的路費。
岳芳被說服了,東西都不敢收拾,連夜就從小路逃離了清溪溝……
聽岳芳講了自己的故事,蘇婉和李玉梅都忍不住落淚。
趙山河心中長嘆,這個年代的苦命人太多了,哪怕他一直在南城周邊活動,也見到了不少貧困的家庭,在偏遠一點的農村,那更是十戶有九戶都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
不說別人,他家里當年如果不是那么困難,母親也不至于被迫改嫁,他也不至于流落街頭撿垃圾。
“放心吧!我們不會把你送回去的,你在這踏踏實實做事就行了,每個月工資就按商場的正式員工一樣算!要是有人問你,你就說是我老家的遠房表妹。”趙山河說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