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邦向趙山河說道:“不能在咱們這邊生產,再運到粵省去賣嗎?”
趙山河知道劉振邦的意思,把生產環節留在撫遠省,到時候稅收就能多很多,政績看起來也更加亮眼。
“劉主任,你也是干過廠長的,從南城到粵省,這運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劉振邦當然知道這一點,但還是堅持道:“成本高了,可以提高售價嘛,現在市面上的涼茶飲料,咱們正氣涼茶是獨一份!賣貴點也沒什么。”
趙山河盯了他一眼,一點也不客氣,直接教訓道:“劉主任,這種胡話下次還是別說了!”
“涼茶飲料可不止我們一家,粵省那邊有好幾個品牌,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正氣涼茶的售價是深思熟慮后定下來的,也經過了市場驗證,絕對不能輕易亂動。現在咱們還有先發優勢,要是被別人靠著成本優勢搶走了市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別人看我們做涼茶賺了錢,跟風模仿那是必然的。飲料這種東西,技術含量本來就不高,以后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運輸成本絕對會成為重要影響因素,以后發展方向絕對是本地生產,本地銷售。不止是粵省,正氣涼茶要把工廠開到全國各地去!”
劉振邦悻悻地笑了笑,他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如果正氣涼茶全在撫遠省內生產,再運輸到全國各地,這個運輸成本就無法接受。要是把成本加到售價上,那別人在本地生產的飲料肯定比正氣涼茶更便宜。到時候正氣涼茶就毫無競爭力了。
所以要想把正氣涼茶做大做強,那到外省建廠是必然的選擇。
不過趙山河也明白劉振邦想要什么。
他又補充道:“劉主任,你放心,我的根始終在南城,飲料廠那邊我打算采用分公司的模式,總公司在南城,其他省都是分公司。”
劉振邦又問道:“那飲料廠那邊,明年能達到什么樣的規模?”
趙山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年后第一季度,飲料廠應該要繳稅一千萬左右。”
劉振邦眼睛里立刻冒出精光。
“真的?有這么多?”
趙山河點點頭:“只會多,不會少。”
“那就好,那就好!”
劉振邦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忍不住搓了搓手,笑呵呵地說道:“趙老板,你那邊需要什么幫助的話,盡管開口,別跟我客氣!”
趙山河接過話說道:“還真有個事,明年的食品博覽會我打算把正氣涼茶送去參展。”
全國食品博覽會,這玩意不是說想去就能去,每個省都有一定的名額,需要在地方篩選一次。
但劉振邦立刻點頭,拍著胸脯保證道:“沒問題!”
趙山河又接著說道:“還有就是生產線了,一旦有外匯額度,一定要幫忙爭取一下。”
劉振邦又點頭答應下來。
下午繼續開會,仍然是總結。
這次是各個部門輪流發言。
趙山河還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奮筆疾書。
“88年物價指數相比87增幅為249,其中糧食增幅21,副食品355,煙酒211,其他食品322。”
“城市居民消費占比,食品533,衣著商品137,日用品195,文娛用品83……”
下午四點,今天的大會暫歇。趙山河坐在座位上,看著那一串數據,有點走神。
老百姓的日子雖然比過去幾十年好了不少,但仍然緊巴巴的,大部分都用在柴米油鹽上了,每年都沒多少存款,娛樂項目更是少之又少。
這還是城鎮居民,農村的生活就更艱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