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山河當然想賺錢,不過他的眼光非常長遠,不會盯著這幾百萬的小錢。
他想要把華龍商場打造成為一個標桿,連鎖店開遍布全國各地!
分紅可以籠絡人心,也能彰顯華龍商場的實力,以后招攬人才也更容易。
這種緊貼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生意,人心向背是極為重要的。
眼下華龍商場還在擴張階段,89年預估至少還要開兩個分店,所以趙山河只分了40%,等生意穩固下來,趙山河打算除了分紅之外,也要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把慈善事業做起來,自己留下三成,其他要么分掉,要么捐掉!
掙了錢分紅,并不是趙山河的獨創,他也是從前世某個老板那學來的。
一開始他也不理解,自己做生意賺了錢,已經給員工發過工資了啊,為什么還要分給員工呢?
但又過了十來年,趙山河慢慢就領悟了。
商人能夠成功,自身的本事其實只占一小部分因素,是社會這個平臺提供了機會。
時代的潮流里,風口很多,但沒有這個大環境,你再有本事也施展不出來。
同樣一個人,同樣80年代,出生在內陸,和出生在非洲,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雖然稅收已經拿走了一部分,但其實比例并不高。
但哪怕這樣,有些人還是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去規避。
后世老百姓看到那些在“某某群島”注冊的公司,心里下意識就是不理解、厭惡。
人們為什么那么討厭偷稅漏稅的行為?還不是因為那里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分紅,也是在表露初衷,他趙山河并不想當一個貪得無厭的資本家,而是為老百姓做事謀福利的企業家!
趙山河辦企業,并不單單是為了錢,兩世為人,他有一些理想和抱負是非常正常的。
現在趙山河確實在掙錢,但他掙錢是為了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不是單單為自己謀取利益。
錢對于他來說,夠用就行了。再多,就是一串數字。
這串數字大一點,長一點,說出來或許能讓你有點面子,讓人對著你阿諛奉承,但目的也是想要從你這串數字里討得好處。
一旦你這數字清空,那些原本圍著你轉的人,立馬樹倒猢猻散!
但企業做大做強了,造福更多的百姓,那就不僅僅是一串數字了。
那些受了你恩惠的人,一百個人里面哪怕只有一個人記得你,在你落了難之后,這個人不會在乎你還有沒有錢,肯定愿意幫你一把……
兩世為人,歷經坎坷,趙山河不敢說有多高的境界,但他自己確實有了些感悟。
貪財,這是人的本能,最早誕生于人對生存資源的渴求,就像松鼠囤積堅果一樣,這是大自然中的一種現象,無關對錯。
但要是無法看破這一點,被貪欲裹挾,主導思想,迷失本心,那就成了資產階級的原罪……
趙山河讓趙浩拿了一份員工名冊出來,開始考慮分配方式。
分紅,也不能直接每個人平分,這方式看似公平,反而會產生矛盾。
需要定下一個規矩,至少讓大多數人都覺得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