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粵省二輕局和集團支部書記的作風,繼任的總經理,肯定也會陷入無盡的人事斗爭之中。
事情也是向著那個方向發展的,沒了強有力的經營者,加上還有人拖后腿,萬寶真就成了一個大窟窿,不斷吞噬著銀行的貸款。
不僅之前的問題沒有解決,呆壞賬越來越多。
事實證明,粵省二輕局就根本沒有大局觀,也不配管理這么大的集團企業,指派的第三任負責人,竟然完全不懂生產經營。
把萬寶集團下的二十多個企業分別承包了出去!
萬寶集團總部,最后變成了一個行政機關,只是對下屬企業每年按營業額的1%收取管理費,以維持集團總部的正常運轉。
這些下屬企業各自為政,內斗無法避免。
當時萬寶集團內部,生產空調的有三個廠,當時萬寶空調廠生產的萬寶空調在渝市有一定市場,另外兩個廠生產的“萬寶空調”也想進入這個地區,萬寶空調廠就在當地媒體做了一個廣告,稱萬寶空調僅他們一家,其它兩家廠子生產的“萬寶空調”都不是正宗的。
另外兩家“萬寶空調”同樣也針鋒相對,各說各話,都聲稱自己擁有合法的商標使用權,這被人戲稱為“萬寶渝市內戰”。
由此可見,這樣化整為零,沒有了統一調配之后,萬寶旗下各個廠商產生了嚴重的內耗,浪費了無數的資源。
哪怕有這一系列的迷之操作,但是憑著之前打下的堅實底子,萬寶也沒有徹底倒下。
但也逐漸淪落為一個籍籍無名二流品牌,代加工廠……
趙山河心中唏噓。
趙浩問道:“河哥,你該不會是想趁機招攬這位鄧經理吧?”
有張繼斌的先例在前邊,也也由不得趙浩會產生這樣大膽的想法。
趙山河當然不會招攬鄧韶生。
他搖搖頭說道:“我想招攬人家也不一定愿意來,鄧經理在企業經營方面,確實有一定的本事。”
他話說得很客氣,其實心中對鄧韶生是有點意見的。
你都把企業做得那么大了,竟然處理不好和上級的關系,實在是有點不明智,哪怕處理不好關系就算了,也沒能判斷出二輕局的愚蠢程度,這也是有責任的!
當然他并不是把責任歸罪在鄧韶生身上,更多的是怒其不爭,一個優秀的人,人們對他的要求往往也更高。
萬寶衰落這口黑鍋,肯定死死扣在粵省二輕局頭上。
至于之后的“出逃”,趙山河就只能哀嘆了,當時出逃并不只是鄧韶生一個人,還有兩百多個廠長和經理。
只能說鄧韶生雖然有一定的眼光,但不夠堅定,管理和經營能力都不錯,但在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上,還有待提升。
說白了,鄧韶生和萬寶,其實是風口浪尖上催生出來的,當時國內有家電方面的需求,鄧韶生正好抓住了機會,又有不錯的經營能力,才產生了萬寶。
但哪怕沒有鄧韶生,也沒有萬寶,當時的市場需求那么旺盛,也極有可能會出現催生出一個“千寶”或者是“億寶”。
而眼下國內的經商環境其實有些混亂的,想要在這個年頭把生意做大,只有商業頭腦其實是不夠的。
萬寶如此,健力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