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山河稱呼自己“彭哥”,彭石全還有點受寵若驚。
他也不是傻子,稍加品味,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
原來自己非要換茅臺,竟然還換出毛病來了。
要不是劉長江在旁邊照應,估計這頓飯就白搭進去了!
彭石全也擺正心態,說起了自己的問題。
“今天請趙老板吃飯,主要是因為南城一百多家糧店已經經營不下去了,上面說要改制,但具體怎么個改法卻沒有定下來,這里面有四百來號員工,我身為他們的領導,總得幫著想想辦法,要是全下崗了,現在找工作也不容易……”
“趙老板年輕有為,雖然經營的是私營企業,但對國營單位肯定也有些不錯的建議,所以我想跟你請教一下,這些糧店的出路在哪!”
南城糧食局,對糧店改革的事已經開會討論過很多次了,但一直沒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現在局里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麻煩,巴不得繞著走,
趙山河點了支煙,想了想,問了幾個問題。
“現在整個南城,有多少家糧店?多少員工?”
“128家,員工是420多個,有些是售貨員,有些是負責運貨的,還有倉庫那邊也有不少人。”
“糧店的店面位置,應該分布很平均吧?”
“這肯定,當初也是考慮到讓老百姓買糧更方便,這些糧店位置都是專門考察過的,周圍基本都是居民區。”
“糧店的面積都不大?”
“嗯,一般就一間門面,也有兩間門面的,數量比較少,大概十分之一。”
彭石全又補充道:“其實糧食局也提出了不少的辦法,第一個就是做便利店,因為店面不大,而且都在居民區,也不缺客流。”
劉長江點點頭,有些疑惑:“這個辦法不錯呀,為什么沒能實施呢?”
趙山河搖搖頭:“太遲了。”
彭石全苦笑了一聲:“確實太遲了,如果放在四五年前,這個辦法是真的不錯,但現在,街上全是便利店,甚至有些就開在糧店隔壁。我們實地去調查了一下,百分之八十的糧店,周圍十米內就有一個甚至是兩個便利店。”
“這種情況下,要想再開便利店,不僅難度大,還容易產生鄰里糾紛。”
劉長江點點頭,回憶了一下自己家邊上的糧店,好像確實是這么個情況。
“而且店面就那么大,想做點別的都很困難,現在多少個體戶都關了門……”
彭石全又訴了幾句苦,看到趙山河在沉思,放低了聲音,生怕吵到他。
過了一會,趙山河拿起煙盒,從里面抽出一支煙,但想到蘇婉最近有點敏感,非常嫌棄這煙味,又放了回去。
“趙老板,這煙不合適嗎?你想抽什么,我去讓服務員拿一包上來?”彭石全說道。
趙山河搖搖頭:“家里小孩不喜歡煙味,我正在戒,能少抽就少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