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這人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位,但想來能考中狀元,重名的概率并不算大。
“臣虞允文,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虞允文行跪拜之禮。
“免禮吧。”
“謝陛下。”
虞允文起身,葉凡對張邦昌說道:“張愛卿先退下吧。”
“是,陛下,微臣告退。”
張邦昌走后,葉凡才對虞允文問話:“家中可有人做官?”
葉凡這么問,是記得采石大戰的虞允文并非寒門,而是祖上就有人做了大官。
“回陛下,家父名為虞祺,是梓州知州。”
虞允文如實回答。
而梓州離成都很近,府州軍攻下成都之后,沒多久便兵臨梓州城下,葉凡還有些印象,當時梓州并沒有反抗,而是主動開門受降了。
葉凡覺得,這虞允文應該就是自己想的那位了。
只是有些沒想到,這南宋名臣會是西南人,而且還參加了大乾的科舉,中了狀元。
“朕問你,為何來大乾考取功名?”
葉凡這么一問,虞允文倒是一頭霧水,想了想回道:“回陛下,臣是大乾子民,想著入朝為官,報效大乾。”
這個回答太過籠統,但也不能說有錯。
而且虞允文的父親如今還是大乾的知州,來大乾考取功名也算正常。
統一西南之后,葉凡也重用各州官員,之前是什么樣的,基本上都沒有變。
這么說,是因為有人不愿意做大乾的官,而是忠心大宋。
對于這樣的人,葉凡也無所謂,直接趕出了乾土。除了官員,百姓也是如此,只要不愿意做大乾百姓的,一律趕出大乾。
當然了,這樣的人只是少數。
畢竟如今這天下動蕩,沒人愿意背井離鄉,四處漂泊,過那種居無定所的生活。
葉凡想了想,原本的殿試,是自己向這些貢士提出問題,現在便問一個問題,看這個狀元郎然后回答,于是葉凡問道:“那朕又問你,如今這天下局勢,你如何看,就當這是朕給你一個人的考題。”
虞允文看著面前這個跟自己一樣年輕的大乾天子,一時間想了許多。
他有些想不通,這樣的一個人,太原城造反之后,是如何攻占西夏,打敗女真的。
老實說,作為年輕人的他,心中也有熱血,許多時候也會崇拜葉凡這樣的人,即使葉凡是一個弒殺親王造反的人。
但換位思考一下,那樣的情況不選擇造反,難道真就打開城門,賭女真人不屠城嗎?
虞允文自問,如果是自己,也會為了城中軍民免遭屠戮而違抗親王命令,況且當時的大宋已經亡國,沒必要再死一整座太原城的人。
所以如此想著,虞允文來參加了大乾科舉,想著報效大乾,因為他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大乾的子民。
這個過程中,父親虞祺其實是反對他來參加大乾科舉的。
因為大乾最后能不能成還說不一定,成了還好,若是輸了,那他虞允文作為第一批通過科舉進入乾廷做官的人,會遭到麻煩。
若是大乾輸了,大宋問責,虞祺還能說自己是為了城中百姓活命才被迫投降,西南這么多主動投降的官員,宋朝廷不可能一一定罪。
但主動去參加大乾科舉,考取功名,實在是沒有什么理由逃避可能的問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