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六年,五月,夏日。
范家叔侄二人的私鹽生意越做越大,招的人手也越來越多,從一個月前的五十多人增加到了兩百多人。
整個麻沙鎮,基本上每一戶都吃上了販賣私鹽的利。
而麻沙鎮的這些人曾經都是在這大災之年,被官僚和世家貴族壓迫得不能吃上一口飽飯的農民,準確點來說應該是沒有什么田地的佃農。
如今因為范家叔侄的私鹽生意,說不上掙錢,也不能說天天吃飽飯,但至少不會成為災民,更不會餓死。
這使得范家叔侄備受麻沙鎮鄉親們的擁戴。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每當某地鬧起了饑荒,朝廷都會組織賑災,這是上位者該考慮的事情,也是為了防止災民過不下去,暴動造反。
如今的大宋朝也是一樣,福建路的一些州府鬧起了饑荒,各州府的官員也組織了一些賑災事宜。
但受到北方戰事的影響,加上層層的貪污腐敗,賑災一事大多是有名無實。
畢竟女真入侵,眼看就要打過黃河,甚至是再次發生亡國之恥,宋徽宗怎么可能有心情,有時間去管福建路這邊的災民。
朝堂上的官員自然也沒有心情管這件事。
這倒是有些像后世的那場近代戰爭,那是1942年,日寇入侵,大半江山都被占領,大半江山都是戰火紛飛的情景,老蔣也就顧不上河南的災民了。
僅僅半年多的時間,三千萬人受災,三百萬人餓死,可以想象那是一個怎么的餓殍滿地。
所以大災之年,最害怕遇到大亂之年,兩個一起發生,可謂是民不聊生。
華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其實很多事情都在反反復復的發生。
對于福建路的災民。就算宋徽宗想管,又能怎么管?
北方戰事消耗的糧草錢銀跟流水一般,雖然現在還好,但以后終究會面臨糧草短缺,國庫緊張的局面。
這還沒有考慮到大乾的可能趁機進犯。
所以如今的宋徽宗可謂是焦頭爛額,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又怎么管得了福建路的這些災民。
天子都不管,朝堂上的官員也不提,福建路各州府的官員自然也就坐視不理。有錢有糧的世家貴族也不可能管。
受苦的終究還是農民。
這一結果便導致了災民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人對生活不滿,對朝廷不滿,甚至有一些地方還搞起了武裝起義,屬于農民的起義。
夜空中,是一輪圓月和漫天星辰。
范家屋中,一盞油燈亮著,有些昏暗,但能夠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