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貝的這次更新頗見野心,就連曾經的首屏名稱“支付貝”都變成了“生活”。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支付貝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鏵國并不缺少社交平臺,但缺少一個一站式,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平臺,把社交,支付,工作,生活,關系鏈全都融入一個平臺之中,就是支付貝正在做的事情。
這絕對不是支付貝第一次涉足社交,事實上之前已經嘗試過很多次,最近的一次還是在去年差不多的時間段,增加了一個名為“朋友”的一級入口,這被認為是想要搶奪v博和瑞信朋友圈用戶的一個征兆。
不過當時支付貝就對外表示,他們從來沒想成為另外一個瑞信,也不滿足成為一種工具型應用,因為工具是會被替代的,而支付貝想要做的是不可取代,有黏性的,每天都被需要的生活平臺。
張大龍又給李睿打了個電話,這次沒了火氣,卻有些忐忑。
李睿卻笑了:“老張,我問你一句話。這是阿貍第一次搞社交嗎?”
“不是。”
“是第幾次了?”
“記不清了。”
“成功過嗎?”
“好像是沒有……”
“那你怕什么?”
張大龍也笑了。
無論是最早的手機啾啾,還是后來的企鵝v信,還有新朗v博和星瑞瑞信,在做社交的時候都會面臨一個叫做阿貍的對手,每次都口號喊的震天響,資源給的超級多,產品吹的賊牛逼,顆粒對的特別齊,渠道打的上下通,攤子鋪的很全面,功能用著特拉胯,用戶跑的賊拉快,責任撇的很干凈,績效一看375。
就這么個對手,一開始大家還把他當回事,后來發現不用跟他斗,他自已就把自已斗垮了。
等熟悉了阿貍的套路之后,不管以后阿貍吹的有多牛,誰也不放他放在心上了。
李睿繼續道:“支付貝這么做,對我們反而是個好事。我就問你,如果你是支付貝的用戶,你現在打開他們的app,你能搞明白你想要的功能在哪里嗎?”
張大龍笑道:“我身為一個資深產品經理都有點懵,何況普通的用戶了!我之前數過支付貝內置的功能,足足36個,鋪滿整個屏幕,想找到自已要的功能,真是個大工程。這回簡化成了兩排,看起來是簡潔很多,找起來更麻煩了,如果不是常用的功能,必須進入二級菜單一個個的搜索,我很懷疑他們的產品經理是不是半路出家,沒上過產品設計課程?”
李睿笑的不行:“說的沒錯,支付貝就是想做的太多了,不管是什么功能,都要塞進支付貝里面,結果弄的大而無當,雜亂不堪。”
“跟瑞信正好相反。”張大龍道。
瑞信的功能擴展一直十分克制,即便是當初幾個大功能的更新,也盡量不去觸動底層邏輯,也會非常謹慎的把各種入口隱藏到二級界面,盡量不給用戶增加學習成本和使用上的厭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