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奉告。”
“你覺得霉霉和小泰勒,誰是那個讓你的世界興奮起來的人?”
“無可奉告。”
“楊菲兒?”
“無可奉告。”
“鄧文娣?”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么?來人啊,把這位記者送回阿爾及利亞去!”
幾乎所有的記者,都在采訪的最后問了李睿同樣的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到西撒來,是為了給自已的慈善事業再增加一份光彩的履歷嗎?”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經歷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這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說的。對我來說,做一些事,被人銘記,這是我做很多事的動力和目的。”
“這好像不是一個答案?”
“你聽,答案在風中飄。”李睿故弄玄虛的說道。
這是去年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的歌詞,被李睿用來做了一個雋永的結尾。
記者們采訪一通下來,恍惚的覺得他們采訪的不是李睿,而是在跟古往今來那些如雷貫耳的偉大文學家對話。
李睿這家伙,他是不是在敷衍我們啊!
李睿本來就是敷衍他們。
不就是個全球第十嗎,又不是全球第一,有什么好訪問呢?
我要不是有那么多見不得光的財富,什么蓋茨,什么老沃倫,什么扎克……就算是科赫兄弟聯手,就算那幾個姓沃爾瑪的合體,也不是我的對手!
李睿對這事其實沒太多的興致,把記者弄過來,主要是為了另外兩件事。
第一是把西撒人的悲慘情況通過記者們的口和筆傳播出去。
這兩天李睿通過各種明示和暗示讓記者們意識到這是有可能爭取普利策獎的超級大新聞,好多人已經摩拳擦掌暗中搜集資料,準備搞大事了。
普利策對記者來說,就像奧斯卡對演員,諾貝爾對科學家,格萊美對歌手一樣,是畢生的追求,最高的成就和職業的夢想。
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之下,記者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發掘出真相的。
等新聞爆出來,摩洛哥將會徹底被釘在恥辱柱上,誰想支持摩洛哥可能都要好好想一想了。
第二,以李睿這種肥水從來不流外人田的性格,怎么會不借這個機會給星瑞旗下業務打廣告呢。
這兩天恰好有個新游戲上線,就趁著這波熱度,好好的讓全世界知道它的名字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