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早就知道老麥勝出之后,會迎來一段混亂期。
理由非常簡單,老麥的團隊是一群烏合之眾,在他們獲勝之前,除了李睿之外就連他們自已包括老麥都對勝利沒什么信心。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勝利之后,他們遲遲沒有做出一些關鍵的人事決定,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這些家伙都把那場戰斗當作一個增加名氣的機會,他們只想著失敗之后如何在商界和名人圈子里的名氣更上層樓,每個人都覺得失敗即勝利,甚至老麥自已都已經準備好在失敗后創建一個保守派電視臺和自家的社交平臺,迅速把名氣變現。
班農更是已經準備好在新的電視臺擔任主編,用來宣揚他的思想。
他們根本沒打算贏,命運卻跟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們贏了。
他們就像是那種突然發現自家房子上寫了個大大的“拆”字的暴發戶,先是狂喜,然后飄飄然,繼而爭奪起勝利的果實。
為什么賈里德,班農和普利巴斯三個人互相看不順眼,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不同的利益團隊。
賈里德雖然被科恩坑過,卻跟科恩走的比較近,他需要科恩帶他進入紐約華爾街高盛這個圈子,而華爾街一貫希望更開放,更包容,更正常的社會秩序方便他們賺大錢。
賈里德希望融入華爾街,科恩也通過賈里德的關系,將一些金融家和銀行家推薦給老麥,為他們謀得某個部門的職務,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目前正處于蜜月期。
班農則是極右的代表,好不容易才獲得權力,就巴不得干掉一切看不順眼的東西,想要把華府掀個底朝天,他的理念跟華爾街正好相反,堅持保守主義,排外主義和孤立主義,在他心目中上世紀50年代的鎂國才是最好的,他的目標也是讓鎂國重返50年代。
理念上的分歧,讓賈里德和班農勢同水火。
幕僚長普利巴斯既看不慣班農,也不喜歡賈里德。
三個人之間的關系,簡直比魏蜀吳三國演義還混亂。
他們越亂,李睿就越高興,這樣才更顯得出他這個幕后軍師的可貴。
“你父親還說了什么?他對班農和普利巴斯怎么看?”李睿又問。
伊萬卡冷笑一聲道:“父親對他們也失去了耐心,父親說班農對他不忠,腦袋里永遠裝著瘋狂的想法,雖然父親也很崇拜林登·約翰遜(60年代大統領),也懷念五六十年代的商業秩序,但他很清楚班農那些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至于普利巴斯……父親認為他太軟弱了,完全不能指望。”
無論老麥有什么缺點,他的識人之術還是厲害的,極為清晰的點出了手下三大幕僚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