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最要命的,北美已經把手伸向了歐洲的企業和RB的企業。
胡楊撓撓頭,看著孟如松問道:“孟總,你的意思是,北美接下來還會打壓芯通國際?”
“這是必然的......胡總,各位,你們想啊,從咱們得到的各種信息來分析,北美想要打壓的是匯嘉系的半導體產業鏈,而不是其中某一家企業。
而在咱們的整條產業鏈中,重點就是芯通國際、魅力半導體以及明康通訊這三家公司。”
孟如松也沒有客氣,直接點明了要害。
說實話,現在匯嘉系整個產業鏈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芯通國際,接下來才是明康通訊。
而魅力半導體在綜合實力上,和S星、MG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只能說是初步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在技術水平上差距更大。
夏冰皺著眉頭,輕輕地敲了敲桌面,說道:“孟總,要是照你這么說,麻煩可不小哦。”
芯通國際的技術水平已經漸漸追平了臺電,是匯嘉系旗下實力最強的企業。
但是,芯片的生產牽扯到十分復雜繁瑣的各個環節,光是生產設備就多達300臺左右。
盡管公司一直在進行“備胎計劃”,也在積極的尋找國產化替代方案,但到目前為止,還是很難繞過諸如北美的應用材料,泛林半導體等公司的設備或者材料。
“是啊,麻煩是很大。如果再給我一些時間,我可能就不怕他們。世界巨頭怎么了?大不了我犧牲一點良品率,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國內企業。
但現在,就比如像拋光墊,雖然鼎新科技已經有了突破,但距離大規模生產大概還有6個月左右的時間。
我的意思,實在不行,我們就采取囤貨的辦法。只要我們能堅持一年,有很多事情都會發生大的變化。”
孟如松手上的資金并不是無限的,每一年光是投入到工藝研發上都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要是除了正常庫存之外,再囤積各種材料,資金就會比較吃緊。要是再繼續擴大產能,孟如松就只能向胡楊求援了。
這時,半天沒吱聲的梁余,抬頭看向了孟如松:“孟總,你如果需要資金支持,我這邊可以抽出來100億元。”
梁余這些日子到處奔波,終于完成了胡楊交給他的任務,籌集了500億元的資金。
半導體是個燒錢的行業,芯片制造更是如此。
比如像臺電,每一年的資本支出就差不多100億美元,這一筆100億RMB的短期借款,還真不算多。
閆漢章聽到這話,也動了心思,他忍不住看向了胡楊。
胡楊沒理他,等著孟如松表態。
“這可太好了!我現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資金。只要有了這一百億元,我保證能讓北美的一些人崩了牙。”
孟如松有這個信心,拋開應用材料和泛林半導體,不是還有東京電子和東芝半導體嗎?
再說了,一年以后,國內的一些中小企業也會逐漸的成長起來,活人還能被那啥憋死?
國內有想法的人多了,有想法的中小企業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