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雖然提高了,但是先遣隊所有人卻臉色凝重。
西北角的133速射炮已經確定是報廢了,只能拆了當維修配件用。
先遣隊要塞最強大的火力,目前只剩下四分之三。
也就是說,下一波就算先遣隊指揮官能夠準確判斷蟲族領主是否搭載了猛犸,也只能攔截其中的六只領主,剩下的兩只依然有機會完成空投。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腦蟲經過十幾波的試探性進攻之后,現在已經學會了跟人類玩心眼。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先遣隊指揮官判斷正確,對蟲族來說,也不過就是一波進攻無功而返而已。
蟲族擁有強大的繁衍能力,要補充200個作戰單位也就是短短一個小時的事情,根本不會傷筋動骨。
反過來,一旦先遣隊指揮官判斷錯誤,再次出現第十一波和第十二波這兩種局面,對先遣隊要塞就是巨大的傷害。
于是先遣隊指揮官再次召集參謀會議,希望大家能夠群策群力,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之前建議在第十二波攻擊中不攻擊領主的那名參謀已經蔫了,不敢再隨便出主意。
而其他參謀也變得保守了許多,不敢賭蟲族不會空投。
其中一名參謀說道:“我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還是第一時間干掉領主,最為穩妥!”
先遣隊指揮官對這個建議顯然并不滿意。
他皺著眉頭反問道:“你選擇了穩妥,那么腦蟲是不是就可以利用這點來消耗我們的火力,而讓猛犸從城墻外進攻?猛犸一旦攻擊外墻,那么我們的維修效率能不能跟上?維修物資能不能保證?”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采取穩妥的戰術,先遣隊要塞會因為消耗過大,最終無法堅持72小時。
區別只在于早死和晚死。
“唉,如果能準確判斷蟲族每一波是否打算空投就好了……”一名參謀感嘆道。
聽到他的話,何洛眼睛突然一亮。
他想起第十一波攻勢時,他曾經在精神世界里發現蟲族“蜘蛛網”的節點多了幾個,數量剛好與猛犸和地刺的總數相等。
一個蟲族族群每次作戰固定是出動200個單位的蟲子,而且兵種配比迄今為止沒有出現過變化。
既然這樣,就意味著在蟲族領主靠近城墻的時候,通過精神世界里的節點數量,何洛就可以判斷領主是否已經將搭載的猛犸和地刺投放在地面部隊后面。
于是何洛毛遂自薦道:“報告長官!我有辦法判斷領主的行為模式。開不開炮,到時候聽我指令就行了!”
他沒有詳細向先遣隊指揮官說明自己是如何判斷的,這關系到他的底牌。
但是基于“名氣lv2”的影響力,以及何洛之前的表現,先遣隊指揮官決定信他一次,將第十三波攻勢是否使用133速射炮攻擊領主的決定權交給何洛。
反正由誰來做這個決定都是一種賭博,不如交給一個勝率最高的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