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其金在跟鄒若雅說完這些文字后,他問道:“小姨,我想聽聽您對《傳習錄》的看法?”
“我哪有資格去評論《傳習錄》,但我要告訴你,《傳習錄》之于王陽明,就像《論語》之于孔子一樣重要,這一點從書名中可以看出,也是陽明弟子表達對老師的敬仰的一種方式。在日本,王陽明的《傳習錄》被尊為‘宇宙之書’,可在國內,它幾乎沒有什么名氣,讀過的人就更少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和悲哀。這也是我想讓你和龍薇去研讀這本書的原因。當然,如果你想了解陽明心學的話,你更應該去看看。”
“小姨說得沒錯,《傳習錄》作為人生的‘智慧之書’,無論是從為人處世,還是到齊家立業,再到平治天下,所有的生命情感盡在其中,人生中的絕大部分困惑,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我想,只要我和龍薇深讀這本書,肯定能讓我和龍薇走進心學的精深之處,找尋到人生真正的意義和獲得永恒幸福的方法。同時也能幫助我和龍薇修煉出更加強大的,充斥于內心世界的神奇智慧,開啟精彩人生的正向能量。”張其金激情地說道。
“只有這種想法還不夠,你必須付諸在行動上,如果你能吃透這本書,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內心世界,再也不會受不良情緒的干擾,到那時,就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止你。”鄒若雅說道。
“哪我問小姨一個問題,可以嗎?”
“你想問什么直接就行了。”
“好,那我想問小姨,您對王陽明《傳習錄》的掌握程度到底有多深?”
鄒若雅見張其金問她這么一個問題,她微微一笑,說道:“我在部隊的時候就非常愛好這本書。《傳習錄》上卷是王陽明講學的語錄,由徐愛、陸澄和薛侃所輯并經王陽明本人審閱而成,主要闡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為物、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傳習錄》下卷,是王陽明去世后陳九川、黃直等提供并經整理的語錄,此部分雖未經陽明先生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也算是稀世之物了。”
說到王陽明的四句教,這里還有個典故。
初春時節,到處郁郁蔥蔥,心學大師王陽明就在這生機盎然的天地間,為他的弟子們講解心學。正津津有味時,一老農來求見。
老農不是來聽課的,而是想和他做一筆買賣。
老農說,最近家里財政狀況堪憂,很多地方需要現金。可悲的是,他沒有現金,所以決定將自己的一塊田地賣給王陽明。
王陽明當即拒絕。并說道:“君子應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農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買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憂,可將來怎么辦?”
王陽明決定,借給老農所需要的現金,還款日期不限。老農感激涕零,拿著錢千恩萬謝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