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林紫妍要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卓依然過來說道:“諸位,打斷一下,你們討論這些高深的問題,我也聽不懂。要不這樣,我們今天就不用出去吃飯了,我做你們的廚娘,我下廚給你們做。”
卓依然講到這里,面對王筠柔說道:“筠柔姐,我這樣安排,你不會介意吧?”
“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在家吃多衛生!”王筠柔笑了一下說,“就是辛苦依然你了。”
卓依然笑了笑,說道:“哪你們聊著,我去給你們準備晚餐去了。”
說完,卓依然轉身就向廚房走去。
在卓依然離開后,林紫妍說道:“說到《易經》中的‘維’的概念,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在《周易》的太極八卦圖中出現了,只不過當時還沒有用‘維’這個字而已。《周易》中講: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指的就是一維時空,兩儀指二維時空。因為微觀上的正反物質不受空間限制,都可在對方世界中出現,它們的空間就共為二維,但正反物質在一個世界中出現,時間是分別互為反向流逝的。所以它們的時間也是二維,三維微觀世界對于正反物質也可以說是四維微觀時空,就是所講的兩儀生四象。也可以說微觀上的正物質的時間、空間各為一維,反物質的時間和空間各為一維,這樣相加就是四維微觀世界。正世界為四維微觀時空,反世界也為四維,相加為八維,八卦就是指正反世界的八維宏觀時空。宇宙就由四維微觀世界創生出八維宏觀世界,也就是四象生八卦。由此推演,再進而是十維,無限。”
“哪《周易》中真有時空全息特征的動態宇宙棋型嗎?”張其金問道。
林紫妍說,“《周易》中,時間符號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來表示的。空間符號主要是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以后天八卦和洛書九宮相配,表示地面上的九個方位,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和中央;以先天八卦和河圖相配,表示上下左右、正轉反轉、天高地卑、山澤通氣、風雷相薄、水火不相容的立體動態球形空間。如果將先天八卦圖豎著看,后天八卦圖橫著看,就會看出‘法相自然之妙’,即日月循環、陰陽爻匯,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立體宇宙模型。”
講到這里,王筠柔補充說道:“一般人認為、對《周易》與現代物理學之間所做的比較只有很微小的價值,但是如果努力構造一個全新的概念體系,從《周易》與現代物理學兩方面吸取營養并加以綜合與改造,也許會找出現代物理學時空理論發展的一條新思路。”
就這樣,王筠柔、林紫妍和張其金三個人盡情地討論著,直到卓依然把飯做好催她們去吃飯了,他們才停止了討論。
吃完飯后,王筠柔和卓依然聊了一些她們分開后一直沒見面各自的情況,到晚上九點時王筠柔和林紫妍就離開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