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什么是天人合一呢?“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分析為兩個部分:人副天數與天人相感。
人類的生命現象是井然有序的,大自然的物質運動也是和諧守恒的,人只有在與生態系統和宇宙環境極度和諧的狀態下,才能使意識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
人類在宇宙范圍內是本體全息的合一狀態,“天人相應”原本就是人體具有的自然屬性。
《老子章句》曰:“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道家的哲學思想不僅指出了宇宙萬物相互依存、彼此制約發展的必然規律,而且更重要的告訴了我們人與自然是同一母根。
同時,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蘊含著中華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價值。這一理念與西方近代以來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截然不同。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認為人是主體,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為客體,是人認識、利用和改造的對象。受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影響,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緊張。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建立在對人與天地萬物一體同源的體悟之上,其中蘊含著人與自然萬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意識,倡導人們對自然萬物持有仁愛之心,將天地萬物視作同自己緊密相連的存在,從而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系起來。
人類是宇宙的精靈,他縮影著宇宙,代表著宇宙,并感覺著宇宙。《西升經》云:“天地與人物,本皆道之源。”人與宇宙無限交融。
太極圖是道家最重要的崇拜圖騰,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理論圖示。太極圖既表示了太陽和月亮運動的陰陽消長關系,同時也包含有宇宙的起源和時間及空間的無限。
太極既是至大宏觀世界的縮影,也是至小微觀世界的全息。南宋的朱熹曰:“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
天體是個大太極,人體是個小天體,而在人體各部位的組織中同樣存在無數個小太極。《太極道訣》云:“物物各具一太極。”太極是宇宙的法則,也是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
天人合一者有三,一曰物天合一,與生俱來,至死方休。二曰己天合一,得人道,明明德,知知善,性歸真,知己欲,知己需,知己能,知己命,立而行之,人己合一也。三曰圣天合一,得天道,天地人和,合融一體。通萬物之道,取萬物之用,和諧相衡,福澤天下。隨心所馭,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無為而無以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天下立德,為天下立功,為天下立言,天人合一也。
天人合一,也可以說得很簡單。最后,插入一位粉絲的評價,做為總結:天人合一,即活到老學到老,樂山樂水,與所有人為善,回歸自然,一切從簡……
“天人合一”的真正意思是告訴我們,“天”本來就與“人”是合一的,因為“人人心中本就有一個圣人”,所以才有“心即道”,在心上求道,這是向內求,才能求到萬事萬物的理。
而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感覺沒有天人合一,感覺它是它,我是我,是因為被自己的私欲隔斷了心,自然就見不到理。所以才要克除私欲,做到無我。
人如果無法開悟,無法明心見性,看不到性,就是看不到真心,自然無法見到天地間的理,所以無法與天地同。而只有圣人、佛陀這些開悟之人,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