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其金看到劉赫杰困惑不解的神情時,他不禁向導師王陽明發問:“尊敬的導師,請允許我請教一下,究竟是何緣故以至于如此難以收回地玄黃級別的量子血靈珠呢?”
王陽明沉穩地答道:“的確,主量子血靈珠的擁有者有能力重返天、地黃、玄這三個等次的量子血靈珠,然而,對于天字級別的量子血靈珠而言,卻并非那么容易就能召回。除非是近距離接觸,否則,天字級別的血靈珠恐怕很難被收回。據傳,當年在劉伯溫尚在人間的時候,朱元璋與陳友諒之間的那場龍灣之戰,便是兩位天字級擁有者的較量。可惜劉伯溫無法接近對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
原來,事情的起因在于當年朱元璋麾下的一位謀士,他在外出辦事時不幸被陳友諒的部下殺害,并奪走了天字級的量子虛無血靈珠。
在龍灣之戰中,盡管劉伯溫深知陳友諒持有天字級的量子虛無血靈珠,但他亦無可奈何。那時他已察覺到朱元璋對他并不全然信任,然而為了保住性命,他只能選擇與陳友諒決一死戰。
最終,在龍灣戰役中,朱元璋戰勝了陳友諒,并借此機會一舉收復了被陳友諒占領的諸多城池。
這場戰爭成為了陳友諒與朱元璋兩大政權對抗的關鍵轉折點。
經過此役,朱元璋的勢力逐漸超越陳友諒,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為日后在鄱陽湖大戰中擊敗并斬殺陳友諒,以及消滅陳友諒創立的陳漢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么,為何陳友諒會敗北呢?
陳友諒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雄厚的財力,企圖攻占朱元璋的根據地應天府,即如今的江蘇南京。而龍灣恰好位于應天府的郊區。
戰爭爆發后,由于陳友諒實力過于強大,且其戰艦規模龐大,遠超朱元璋,使得朱元璋憂心忡忡,生怕陳友諒與張士誠聯手,屆時他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恰逢炎炎夏日,雨水充沛,陳友諒卻意外遭遇了大雨傾盆的天氣,許多士兵的衣物都被淋濕,人心惶惶,甚至連基本的禮儀規范都被忽視了。在眾人眼中,這似乎是上天的警示:陳友諒的好日子即將走到盡頭,他將面臨腹背受敵,無力反擊的境地。
陳友諒在完成登基大典后,派遣使者前往張士誠處通報此事,并懇求張士誠能在東部戰場給予協助。
張士誠心中暗自嘲笑,表面上卻象征性地表達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