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昭通之時,當唐伯虎的靈魂在張其金體內蘇醒,二人便有過深入的交流。
唐伯虎曾向張其金透露,自靈魂蘇醒后,他已欣然接受了這個時代的諸多新生事物。
在琴棋書畫等領域,他皆能巧妙地將現實社會題材融入其中,每當接觸到新鮮事物,他便能迅速領悟,并融會貫通,其作品所展現出的意境,相較于在大明王朝時更為高雅深邃。
張其金聽聞后,曾讓唐伯虎附身,前往一家音樂培訓學校,彈奏了雅尼的《和蘭花在一起》。這首曲子與《之音》相比,同樣具有超凡的魅力,令人陶醉。那美妙的旋律仿佛帶著人們穿越時空,來到了一個充滿詩意與浪漫的世界,讓人流連忘返。
此后,張其金特意購置了一臺老式古琴,放置在梧桐雨咖啡店鄭每當店內顧客寥寥,只剩他一人時,他便會沉浸在古琴的世界里。尤其是在獲得量子糾纏血靈珠后,他的學習能力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學什么都快如閃電。只要是唐伯虎傳授的技巧,他往往只需學習一遍,便能掌握精髓。然而,盡管他進步飛速,但與唐伯虎相比,仍存在不的差距。他深知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地努力與學習。
對于張其金而言,寫作或許是他與生俱來的賦,而彈奏古琴則是他后努力提升的技能。因此,閑暇之時,他便從網上搜尋古琴家彈奏曲目的指法視頻,潛心練習。那些在古琴造詣上堪稱“家”的大師們,其指法之精妙,令人嘆為觀止。他們的手指在琴弦上飛舞跳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靈動自如。尋常人見了,定會驚得合不攏嘴,然而在張其金眼中,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節奏,卻能被他清晰地捕捉并銘記于心。他如同一個勤奮的學子,在音樂的海洋中不斷探索,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他最早嘗試練習的曲目,是位列第六等級的《梧葉舞秋風》。當時,他在網上找到了這首曲子的現場彈奏視頻,僅僅觀看一遍,便能將指法與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梧葉舞秋風》乃是清代重要的琴曲之一,其作者莊臻鳳,字蝶庵,因對西湖景色情有獨鐘,常客居于此,“屏居蕭寺,臥起禪榻”。這首琴曲的譜本出自清初莊殝鳳的《琴學心聲諧譜》(1644),是莊臻鳳的傳世經典之作。其演奏風格極為獨特,著重表現了一個“舞”字。全曲旋律細膩曲折,疏密有致,仿佛將秋意蕭颯、靜聽桐葉搖落的美妙意境生動地展現在聽眾眼前。樂曲雖篇幅不長,但余味悠長,令人回味無窮。
清乾隆間蘇璟春《草堂琴譜》(1744)跋云“曲意蕭瑟,取韻宜幽”。此曲流傳極為廣泛,在現存的八、九十種清代琴譜中,幾乎都能覓得其蹤跡。樂曲的結構形式,與明清時期許多民間器樂曲相似,采用一個較為長大的主題旋律,進行多次變奏,其變奏手法豐富多樣,令人拍案叫絕。
吳景略先生依據《琴學心聲》打譜并演奏此曲,在他的指下,《梧葉舞秋風》展現出了別樣的魅力。一掃人們通常所認知的秋風冷峻、肅然或傷感的情緒,別出心裁地挖掘出了作品中蘊含的樂觀內涵,以一個“舞”字為線索,奏出了一派秋高氣爽、愉快欣喜的氛圍。張其金觀看視頻后,本以為自己難以記住如此復雜的指法與節奏,然而量子糾纏血靈珠的神奇力量超乎想象,那強大的記憶空間將這一套指法完整地儲存下來。
之后,他嘗試自行彈奏,竟發現自己能夠與視頻中的大師彈奏得毫無二致,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奏都精準無誤。那一刻,他自己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步驚得目瞪口呆。不過,最終他并未在古琴演奏這條道路上持續深入鉆研,而是將精力轉回《量子機器人爭霸》第二部的創作鄭
畢竟,一個饒時間和精力有限,更為關鍵的是,《量子機器人爭霸》第二部的出版能夠為他帶來愿力與財富,這在當時對他而言,是更為重要的目標。
此次來到孟笑姝的才藝展示會,現場情況緊急,急需一位專業級別的古琴彈奏者。在聽取唐伯虎的建議后,張其金毅然毛遂自薦。他心中暗自思忖,若唐伯虎對現代音樂的把握有所欠缺,自己也可憑借所學,親自彈奏,或許借此能夠挽回自己在孟笑姝心中的不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