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唐伯虎雙手如疾風驟雨般掃過琴弦,剎那間,裊裊琴音如夢幻般輕盈飄起,那絲絲弦樂仿佛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激昂地響徹在整個空間。
臺下眾多賓客瞬間被這美妙的琴音俘獲,如癡如醉。
四周的氛圍也在這琴音的渲染下,悄然變幻,仿佛眾人置身于巍峨的高山與潺潺的流水之間,又似身處那綠蔭環繞、鮮花爛漫之處,亦或是來到了溪水潺潺、泉石相映的清幽之地。
仙音渺渺,賓客們的內心此刻被前所未有的寧靜與安謐所籠罩,仿佛塵世的喧囂都已遠去。
那悠揚的曲調如潺潺溪流般彌漫開來,其節奏流暢得如同行云流水,這般絕妙的演繹,讓唐紹春不禁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震驚。
他呆呆地凝視著張其金,心中暗自驚嘆:沒想到這子,真有如此本事,竟然真的能彈奏出明朝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的那首名震下的《之音》。
這首曲子聲名遠揚,但凡曾經研習過古琴之人,即便不能熟練彈奏,至少也都聽聞過它的美妙。
當張其金彈出這首曲子的第一段時,無數目光便紛紛投向了這邊。
待曲子進入第二段,那柔和的旋律緩緩流淌,輕柔的節拍,如同母親溫柔的撫摸,讓聆聽者的內心愈發平靜,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世界鄭
許多人聽聞這動饒琴音,紛紛循聲而來,滿心好奇地想要一探這位彈奏者的究竟。
正如唐紹春先前所,這上流社會之中,哪一個不是對古琴略知一二?即便是幾歲的孩童,隨便拉出來一個,也都曾學過古琴。
所以,當唐伯虎的《之音》在大廳中響起,瞬間喚醒了許多人心中沉睡的記憶,眾人也紛紛認出了這首傳世名曲。
能夠將這首曲子演繹得如此精妙絕倫之人,必定絕非泛泛之輩。因此,這些人趕來此處,也是滿心期待著,是不是東潤集團請來了哪位赫赫有名的古琴大師。
然而,當眾人趕到,看到的卻是張其金,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古琴大師,只見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正坐在古琴前,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地彈奏著。顯然,這美妙的琴音正是出自這位年輕人之手。
“年紀輕輕,卻在古琴上有著如此深厚的造詣,此人也是東潤集團的一員嗎?看來東潤集團真是臥虎藏龍,人才濟濟啊。”一位中年賓客不禁贊嘆道。
“他可不是東潤集團的人,東潤集團的年輕一輩,我大多都認識,這個年輕人,應該是他們特意請來的。”一位婦人開口解釋道。
“唐伯虎的《之音》可是古琴曲中極難駕馭的經典之一,這年輕人竟能彈奏得如此出神入化,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不定日后能成為享譽國際的古琴大家呢。”
就在眾人紛紛議論之時,唐紹春急忙上前打斷了張其金,示意他停止彈奏。
曲終,人亦漸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