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六年,也就是263年,劉禪投降曹魏后,被遷往洛陽,封為安樂公,從此過上了“樂不思蜀”的生活。
劉禪共有七子二女,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與關羽之孫關統。
七個兒子中,長子劉璿在延熙元年,也就是238年被立為太子,蜀漢滅亡后,在鐘會、姜維發動的叛亂中被亂兵殺死。
五子北地王劉諶性格剛烈,在劉禪決定投降的當天,哭著勸諫無效后,先殺妻子兒女,再自殺殉國,是劉禪子女中最有骨氣的一位。
其余五子,也就是西河王劉琮、安定王劉瑤、新平王劉瓚、新興王劉恂、上黨王劉虔,均在蜀漢滅亡后隨劉禪遷往洛陽,后來在307年到313年發生的西晉永嘉之亂中,因匈奴人攻破洛陽,全部被殺。
值得一提的是,劉禪被封為安樂公后,在洛陽建立了“安樂公國”,食邑萬戶,還立第六子劉恂為世子。
曹魏滅亡后,西晉建立,劉禪繼續擔任安樂公,直到西晉泰始七年,也就是271年病逝,時年六十四歲,謚號“思公”。
劉禪死后,劉恂承襲安樂公爵位,繼續在洛陽居住。可好景不長,西晉永嘉五年,也就是311年,匈奴貴族劉聰率軍攻破洛陽,大肆燒殺搶掠,史稱“永嘉之亂”。
在這場戰亂中,劉恂被亂兵殺死,劉禪的其他子孫幾乎全部遇害,只有劉禪之弟劉永的孫子劉玄,在混亂中僥幸逃脫,一路南下,最終逃往成漢政權的都城成都,投靠了成漢開國皇帝李雄。
李雄見劉玄是蜀漢皇族后裔,為了拉攏人心,便封劉玄為安樂公,讓他繼續供奉劉禪的祭祀,延續蜀漢皇族的香火。
可成漢政權的繁榮也未能長久,東晉永和三年,也就是347年,東晉大將桓溫率軍攻入成都,成漢滅亡。
在這場戰亂中,劉玄再次失蹤,從此下落不明,存在了八十四年的安樂公國也徹底覆滅。
而根據昭通當地的民間傳說,正是這個在成漢滅亡前預感局勢不妙的劉玄,在成都即將被攻破之際,深知往北逃亡會與東晉大軍相遇,往西則是茫茫群山,唯有往南才有一線生機。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妻兒、親信以及少量族人,悄悄離開了成都。
劉玄等人在南行的過程中,一路避開戰亂,歷經數月的艱難跋涉,最終抵達了昭通境內。
當他們到達昭通境內,看到青龍洞深處隱蔽的溶洞與充足的水源時,便決定在此定居,為了避免暴露身份,還將姓氏從“劉”改為“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