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大手一拍,笑著道:“張愛卿甚得朕心,既如此,那朕就封你為欽差,查清陽茂那邊的私鹽生意。”
張信應下。
等到張信回到府里,管家早就等在外面了。
“少爺,老爺讓你去一趟書房。”
張信應下,往院子里走,正巧與出來的張辛打了個照面。
張辛拱手,“兄長安好。”
張信看了他一眼,問道:“又是要去青樓?”
張辛有些不自在摸了摸鼻子,“兄長事務繁忙,每日忙的腳不沾地,可我百無聊賴,我去的不是青樓,是人情世故,許多文人都在那邊,我常去,也能跟他們結交。”
張信冷哼一聲,“你結交了幾年了,可有進展?”
張辛說不出話來了。
張信道:“如果你實在太閑,不如把心思放在書本上,朝廷舉辦科舉,到時候靠科舉入仕,不比青樓那所謂的人脈靠譜。”
“我的學業你又不是不知道,總是差了那么一點點,要不兄長你給我謀個差事?”
“朝廷官員任命,那都是吏部的事,我在刑部,能給你謀什么差事,你要是有報效朝廷的決心,不如去邊關,好好歷練一番,說不定能掙個功名回來。”
“我又不會武功,去了邊關就是送死,還是別去了。”
“前怕狼后怕虎,就你這副出息,還想入仕,我看你還是好好在家待著,別給家里惹事。”
被訓了一通的張辛悻悻然,不敢再多言語。
張信擺了擺手,“罷了,我也懶得看你,你要去就去,但萬不可給家中惹事。”
“兄長,是出什么事了嗎?”
“多事之秋,安分點。”張信留下這一句就走了。
張辛看著他的背影,哼了一聲,“論才華,我一點也不比你差,就是運氣差了點,出身沒拼過你,后來又招惹了爛桃花,以至于現在都沒機會入仕。”
在他看來,自已仕途不順,主要是因為當初和樂安公主那些流言蜚語,如果不是牽扯到前朝公主,自已好歹也是個大才子。
“命啊,還真是難說,我就是時運不濟,總有一天,定能爬的比你高,到那時,父親肯定會對我另眼相看。”
張辛的想法,張信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他到了書房,看到父親正在寫字,走了過去。
“父親。”
“信兒,你來了。”張槐指了指身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來聊。
父子兩人,相對而坐。
“今日早朝過后,皇上宣了幾位重臣,還有你,是有什么要緊事嗎?”
張信如實道:“皇上派我去陽茂,處理私鹽生意。”
“不對啊,私鹽生意怎么會落到刑部頭上,怎么算也不會到你頭上,難道……是陽茂縣丞之死?”
近日,有道折子,說的就是陽茂縣丞之死,不過事件案情都一目了然,也沒什么疑點,以至于要派京官嗎?
張槐思索了一會兒,突然眼睛瞪大,“難道……朝廷懷疑陽茂那邊,明則讓你調查私鹽,其實調查陽茂官場!”
“父親,兒子也是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