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杰剛剛從西北回來,在大西北種樹五年可以說是吃了不少苦頭。不過宋仁杰也認了,畢竟是為祖國的綠化做貢獻。
宋仁杰在西北治沙五年,他和自己的隊伍一共種植了超過3.5萬畝的防沙林。曾經英俊的面龐現在已經布滿風霜的痕跡,雙手粗糙的就像干了20年農活的老農一樣。
原本宋仁杰以為自己會在西北終老此生。甚至他都已經打算在天水買套房子,打算休息的時候能到天水那邊住一住。但是沒有想到上面的一紙調令,把他從大西北又調回首都然后又來了淮海。
其實宋仁杰并不太想回淮海,雖然說這是一個繁華的文明世界,但是這里有太多的勾心斗角。
西北治沙雖然很辛苦,與天斗,與地斗。但是那里也更加的單純,只有樸實的人和不會說話的樹。一棵樹苗栽種下去,呵護它的成長必能成長成材。當樹木長起來,就能夠看到自己的成果。
人進沙退,這給宋仁杰一種改天換地的成就感。在這他些年的努力之下,大西北起碼有3座城市7座縣城不同程度的減輕了沙塵暴的危害。最少有上數百萬人得到實惠。
這些都是能切實感受到的東西,宋仁杰覺得自己的努力不會白費。
但是在文明社會就沒這么簡單了,想要做一些事情總是非常困難。這世上總有許多這樣的人,幫你做一件事非常難,但是想要毀掉你做的某件事,那就非常簡單。
比如剛剛來淮海,他就已經聽說了關于皇甫青松與江華和黃剛之間的矛盾。關于皇甫青松和江華之間的矛盾他隱約也知道一點。
所以,看吧!這就是我不喜歡回來這個地方的主要原因,總有人會因為一己私欲而拖社會發展的后腿。
對于皇甫青松,宋仁杰并沒有太多的好感。當年在首都兩人就不對付。自己去西北種樹,可能背后也有他的功勞。
所以當他從西北回來淮海之后,聽到了關于皇甫青松為什么被調去湯山靜養院靜養的事情之后對張桐變得有些感興趣起來。
他真的沒有想到,皇甫青松居然會在這種小事情上吃鱉。說起來都可笑,居然會被人用腦袋撞到下巴,然后把舌頭咬傷。
在剛剛報道之后,宋仁杰就非常感興趣的來到了張桐的小店。想要看一看張桐這個人是什么樣的,怎么就能給皇甫青松這樣的人吃鱉呢。
懷著這樣的好奇心,宋仁杰在把行李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之后就打聽了張桐的小店,然后直接過來。而且碰巧自己還沒有吃中飯,剛好準備吃個中飯。
不過宋仁杰不知道張桐店里的規矩,中午過了一點鐘就不提供午飯了。中午的營業時間是從十一點到一點。現在宋仁杰來的時候已經是一點一刻了。肖瀟都被張桐打發去午休了。
所以一般來說張桐這個時候是不做飯的,當然了如果來的是江華的話就是例外了。
張桐看了宋仁杰一眼,然后搖了搖頭說道:“本店已經暫停營業了,要吃的話就下午早點來吧。”
張桐指了指他在店門口貼的營業時間提醒到。宋仁杰看了下營業時間,嘿,還真有這么任性的營業時間的飯店?吃飯這事估計是不行了,但是宋仁杰還是沒有走。
因為他的主要目的其實是來接觸一下張桐的,因為皇甫松青被弄走的整件事都透露著一種古怪。這世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啊,怎么就那么剛剛巧的把皇甫青松的舌頭給弄傷了呢?
所以宋仁杰也沒有走,他笑了一下說道:“這樣啊,不過我看老板你這里有賣澆頭是吧,能單賣澆頭給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