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是什么垃圾?”
“大閘蟹四兩以下的蟹殼是濕垃圾,四兩以上的是干垃圾。大閘蟹肉是濕垃圾。綁大閘蟹的繩子如果是尼龍塑料繩,那就是有毒有害垃圾。如果是草繩,那就是濕垃圾。”
“不錯,以后我們家的螃蟹垃圾分類就交給你了。哎呀,垃圾分類害的我最近連螃蟹都不敢買來吃了。澤英,晚上我們去買點大螃蟹回來吃怎么樣?”
在蜂巢城,黃剛的家內。黃剛的妻子唐靜剛剛對自己的兒子黃澤英進行了垃圾分類培訓。
因為現在垃圾分類在過完年后就已經在全淮海范圍內推廣開來。蜂巢城也必須要相應淮海,全城開始推廣垃圾分類。
雖然這種垃圾分類才進行了沒多久,但是已經讓很多人吃夠了苦頭。說淮海數千萬市民苦垃圾分類久矣不過分。
因為習慣是很難更改的,尤其是垃圾分類這事還不算是循序漸進的推廣,而是直接上來就來四大垃圾分類。
為了讓大家記住垃圾分類的方式,全世界一天不知道有多少的小豬佩奇死了。
那么問題來了,小豬佩奇又是什么垃圾?
答案:豬肉屬于濕垃圾,豬大骨屬于干垃圾。
黃澤英感覺自己快要被逼瘋了:“媽,只聽說過坑爹坑媽的,還沒有聽說過有坑兒子的啊!你不能把垃圾分類的事情快交給我啊!”
“不然呢?你爸到現在都沒有背下小豬佩奇四大口訣。我每天都要上班從這里跑去淮海,來回就兩個小時。家里最閑的就是你了,你不負責丟垃圾誰來負責?”唐靜說的很有道理。
“為了獎勵你,晚上我們買蜘蛛蟹和波士頓龍蝦來吃。”
原本很愛吃這些東西的黃澤英臉色一變:“不,媽媽。我覺得我們不要太鋪張浪費了。吃些簡單的東西就好了。”
“那你要吃什么?”
“我覺得門口的包子挺好的。買兩個肉包子得了。”
“欸,你不是不喜歡吃肉包子的嗎?”
“但至少包子沒有殼,全部吃完以后只要把垃圾袋丟到干垃圾箱就好了。”
“嗯?垃圾袋不是可回收垃圾嗎?”
“不!垃圾袋是干垃圾。你下次不要丟錯了,不然我們家又要被衛生阿姨罰款了!”
黃澤英覺得自己為這個家操碎了心。一次罰款也要五十塊啊,還要被阿姨罵,被人質問【儂個垃圾不要亂丟哦】。
雖然說這是一句善意的提醒,但是為什么自己就感覺那么像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