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廠長的心酸就不需要過多的復述了,為了完成自己工業報國,工業強國的夢想,他一直在支撐著。不然的話他把廠房地皮一賣,改造成房地產。他瞬間就能從一個到處求人借錢的孫子變成無數人捧著錢求他入股的大爺。
而也是國戰投的李東赫帶著人去視察了這家工廠,那時候這家工廠在國內還不算什么。但他們有個出色的廠長,一直在盡全力的培養技術工人,還在東洋實體加工經濟日薄西山的時候從東洋工廠大肆挖角。
很多有著幾十年加工經驗的高級技術工人被挖了過來,請來培訓自己的員工。
所以當李東赫看著這個只有三百人的工廠沒有一個普工,最低也是中級技工的時候,李東赫知道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不是因為什么能拿下飛機加工訂單。而是因為這個廠長做的一切打動了他。
三百名工人不僅僅是工人,他們同時都是工廠的技術骨干。廠長用盡辦法培養他們,并且留住了他們。只要資金到位,工廠擴充。這些工人瞬間就可以成為師傅,成為生產組長。
三百人的隊伍可以迅速擴充成兩三千人的隊伍。這就是這家工廠最大的資產。在實體加工經濟現在利潤越來越薄的今天,李東赫很清楚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虛擬經濟是需要的,但虛擬經濟是需要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的。
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那么虛擬經濟就是空中樓閣。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國家,去實體加工行業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在視察的當晚李東赫就決定投資這家工廠十億。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現在已經是國內知名的私營高精尖加工工廠。生產的項目從大型蒸餾塔的控制閥到三峽水電站的旋轉軸承和風力發電機的渦扇葉片。尤其是活力火力發機組的各種零件。
是的,有的東西是不賺錢,但對于國家來說太重要了。看看隔壁的三哥,號稱二十一世紀前半葉就將成為世界強國的國家,一直到現在三哥的火力發電機組核心部件依舊在中國進口,中國進口量占據三哥火力發電機裝機容量的百分之八十。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則是由其他國家進口。
巧合的是,國內出口三哥的火力發電機中的核心渦扇全都是由李東赫當年投資的工廠生產的。
在李東赫的辦公室墻上,有一副手寫的毛筆字【立國之本】。
“這就是立國之本啊。”李東赫瀏覽著今年的投資預算,雖然說戰投局的錢不少,而且是專門燒錢的部門。但錢不能白燒,他們用錢燒的火是要把泥胎變成瓷器的。
“局長,孟來財來了。”秘書帶著孟來財走到了李東赫的辦公室。
李東赫點了點頭,秘書退了出去。李東赫的眼神看向孟來財,孟來財下意識的立正,把自己站的筆直的。
“去看了?”
“看了。”
“數據都有了?”
“有了。”
“嗯。”李東赫看上去對數據并不是特別在意。因為這些數據有專業的會計師處理,他只要知道結果就好了。相比于數據,他有的時候更加相信一些感性的東西:“你見到了那個會長嗎?就是那個叫做張桐的人。他怎么樣?”
說道張桐,孟來財幾乎沒有任何懷疑的說道:“好人!絕對的大好人!”
ps:還差十萬票就四十萬票整了,嗯,大家~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