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婉清聽高玉說起那些熱鬧的情景,也是一臉向往,轉頭跟紅玉道:“你讓王立陪著你,也出去逛一逛。”
紅玉對逛街沒什么興趣,只道:“可惜了,這么多人,咱們也不能做生意掙錢去——”
她們倆都不敢出門。
偶爾買個針線,都讓王敬的大兒媳婦去。
謝婉清心中一動,忽然開口:“我有個想法——”
這下,別說紅玉,就是高玉也興致勃勃地看住了謝婉清。
謝婉清有些遲疑:“你們有沒有聽說一種糕?叫狀元糕。”
紅玉沒聽過。
高玉也沒聽過。
但高玉很感興趣:“狀元糕?好吃嗎?是南方的糕點嗎?”
她生在北方,長在北方,北方實在是……貧瘠。
點心這類東西,更是不多。
謝婉清就說了狀元糕的來歷:“是南方的點心,也不難做,最初只是家里有考科舉學子的人家,做來討彩頭的。”
“后來因為也挺好吃,所以平日也有人做來吃。只不過名字就一直叫這個了。”
“這邊我還真沒看到有賣的。”
高玉心中一動,壓低聲音道:“要不,咱們做一做?也討個好彩頭?”
紅玉更關心賺錢:“咱們自己吃好說,阿娘,你是不是想賣這個?”
謝婉清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看高玉一眼:“我們家底子薄,我就動了這個心思。”
她怕高玉笑話。
高玉才不會笑話了。她雖是沒怎么吃過苦,但也是知道民生艱難的。
所以,覺察到謝婉清的目光,高玉就燦爛一笑:“這有什么不好意思地?我看阿韞的心思靈巧,都是隨了伯母!伯母,我覺得可行。一來這個東西沒人吃過,肯定不少人都想試試。二來,這段時間,就沖著這個名頭,這個糕也是好賣的!”
“就是咱們拋頭露面去賣肯定不合適。阿韞畢竟要走科舉的路子。”
高玉沉吟片刻,想了想:“咱們要不問問鄧大娘?她認識的人多,沒準能找到合適的人賣。”
謝婉清沒想到高玉這樣支持她,一時有些驚喜,聽完了她出的主意,也覺得該問問鄧大娘。
于是,謝婉清就讓人問問,鄧大娘在家不在。
鄧大娘不在家,不過中午的時候回家吃飯,聽見謝婉清找她,就過來了。
謝婉清已經在做條頭糕了。
不過現在剛泡上米。還沒做出成品。
但聽完謝婉清的想法,鄧大娘一拍大腿,就給予了高度肯定:“好啊,好事啊!孩子辛辛苦苦考狀元,咱們在家掙點錢貼補一下,哪里不好了?”
“不過,阿韞要考試,的確不適合咱們出面。”鄧大娘沉吟片刻:“我記得,做官的人家,是不許經商的。”
“但若是兄弟或者旁支,就沒問題。”鄧大娘想了想,也露出個不好意思的表情來:“這樣一說,我倒有個想法——就是有些不合適。”
但不合適,她也想說一說,試試看可行不可行。
謝婉清羞得臉都快紅了:“我們兩家人之間,有什么合適不合適?快快說罷!再這樣,下次我不同你商量了!”
鄧大娘也的確是不好意思,但她也不是扭捏的人,既然提了,肯定是要說出口的,她道:“其實,大郎兩口子就合適。”
“咱們在家做。外頭問就說你給大郎他們兩口子幫忙的。然后,他們再分發給想賣的人——租鋪子肯定不合適,所以,咱們就零散著賣。”
“這些買了糕的人呢,就可以提著籃子去沿街叫賣——這個事兒城管并不怎么管,只要不占道經營就成。這事兒我敢打包票。”
鄧大娘露出個自信的表情。
畢竟,她天天和這些人沒少打交道,她是很熟悉這些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