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升遷的機會才多。
他鄭重叮嚀:“千萬不要外放。我聽說,前些日子,有一個外放的縣令,暴斃在了任上。”
當地豪紳未必愿意乖乖聽話。
或者說,去了,不肯配合那些豪紳,只怕真的會有性命之憂。
馮時華滿面憂慮。
徐韞道:“放心吧。”
馮時華搖搖頭:“你不懂。世家們要想除去你,必能神不知鬼不覺。”
徐韞點點頭:“我知道。但不用怕。”
陛下們不會叫她輕易死。
她這個女子科舉的招牌,必須豎起來,才能推行女子參加科舉這件事情。
這就是她最大的保命手段。
她現在,已足夠耀眼。
羅栗一直在旁邊聽著,也一直沒有說話,以至于馮時華都快忘了這號人。
徐韞看一眼羅栗,問她:“阿栗,你覺得呢?”
羅栗淺笑:“我和你想法一樣。”
馮時華看看徐韞,又看看羅栗,一時也沒了別的話。
他起身告辭后,羅栗卻對徐韞道:“馮郎君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萬事小心為好。”
徐韞應一聲。
等待總是煎熬的。
但也僅僅是對不確定自己考好考好的人。
徐韞倒是足足地休息了幾日。
這幾日,除了馮時華和曾無羈趙牧等幾人,其他人一概都沒見。
而宮里,也因為名次的問題,幾乎吵翻了天。
閱卷這次是陛下們親自帶著大臣們做的——其實就是底下大臣們先看一遍,除去特別不好的,然后將寫得好的挑出來,而后將名次大致定一遍。
這個過程中,這些大臣們看的都是糊了名,謄抄過的卷子。
事實上,除了陛下們那日看過徐韞和高煦的卷子之外,其他人都是什么也沒見過的。
真正讓陛下們看的,大概也就不到二十個人的答卷。
而真正需要陛下們定名次的,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周鼎和姜妙足足看了一個下午。
而負責科舉的這些大臣們,也陪著看了一下午。
最后,周鼎和姜妙挑出了八份卷子來,去了糊名。
卻是高煦,王琮,陸安,蕭折光,徐韞,謝春林,長孫齊,盧然八人。
周鼎問姜妙:“你覺得,名次如何排?我以為,高煦還是第一。”
姜妙垂眸看了片刻,輕聲道:“高煦論文才,的確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周鼎頷首:“那就點他當狀元。”
“蕭折光文才雖然不錯,但到底稚嫩些,看事情還是不夠穩妥。”周鼎笑了一下,看了一眼蕭折月:“就讓他做榜眼吧。”
姜妙也看一眼蕭折月,問她:“折月,你說說?”
蕭折月手心里都是汗。
她走到底下,跪下了,朗聲果決道:“臣認為不妥!”
周鼎揚眉:“不妥?怎么個不妥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