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王琮放下筷子,見徐韞和陸安也放下了,這才壓低聲音道:“其實,我也算是看著高煦長大的。”
徐韞和陸安也是幸好沒喝湯。
否則的話,真的就得一口湯噴出來。
但轉念一想吧,王琮這話其實也沒問題——王琮三十,高煦二十……那的確也是可以看著高煦長大的。
就是王琮看著還挺年輕的。
說這話總讓人覺得別扭。
王琮笑笑,不知是不是滿意自己這話帶來的效果,繼續往下說道:“其實,高煦人不錯。當得起君子如玉四個字。不管是教養,才學,他從來都是同齡人里最拔萃那一個。”
徐韞和陸安聽著,心里都有點兒茫然:王琮等了這么久,莫非就是為了夸高煦?
王琮卻沒有停止的意思:“長得好看,出身上等世家,自己也是分外優秀,你們若是他,未必就比他謙遜多少。”
“他辦這事兒,沒有體諒到徐探花的處境,也不奇怪。在他腦子里,估計就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更不明白,這樣會給你帶來什么麻煩。”王琮笑笑。
笑容里吧,有點縱容。
徐韞聽到這里才算是明白了:這是替他們兩個開解呢?
于是,徐韞笑笑:“我并未生氣。本來也是其他人胡亂說罷了。也不影響什么。”
說他們不和就不和唄。
這下,王琮也算是放了心:“徐探花你這樣想,就很好。”
徐韞失笑:“王榜眼倒是真的當他如后輩一般。”
王琮仍是笑:“本就是世交,又是同一屆,我年紀最大,腆著臉當個兄長罷了。”
陸安笑著贊一句:“王榜眼的弟弟妹妹,是真有福氣。”
這樣好的兄長,哪里找。
王琮笑容卻落寞了三分,他嘆了一口氣:“我三個弟弟,都死了。當時都沒成婚。”
戰亂,總是死太多的人。
陸安自知說錯了話,觸動了王琮的傷心事,一時滿面歉然,連說對不住。
“都過去了。”王琮擺擺手:“就是我,原本也投了軍的。不過,我還是想做文官。這才辭了職務,又來科舉。”
亂世入軍,是迫不得已。
王琮說完這句,根本不管自己帶來了什么樣的震撼,轉頭問徐韞:“徐探花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也不必退讓什么。我也可以幫忙說情。”
這是問徐韞到底要不要爭一爭。
畢竟,這個主意是徐韞提出來的。好像給徐韞去辦,是最合適的,也是最理所應當的。
徐韞對于王琮這句話,笑著搖搖頭:“我其實真覺得,誰都一樣。只要能把事情辦好,百姓和國家受益便是好事。”
橫豎她也是華國的百姓。
華國好,日益安穩強盛,對她們一家人來說,也是好事。
王琮看著徐韞,大聲贊嘆:“善!大善!徐探花這一番話,真叫人欽佩!若人人都有徐探花這樣的胸襟,何愁家國安危也?”
這夸張而真摯的表情語氣,直接就讓徐韞鬧了個大紅臉。
然后趕緊拉著他和目瞪口呆的陸安出了食堂。
畢竟都有好多人看過來了。
再不走,下午不知道又傳成什么樣!
不知是不是那幾句話的作用,王琮從此對徐韞的態度倒是更為和藹,一看見徐韞,就發自內心地笑。
那架勢,幾乎都要懷疑王琮是不是也要對別人說:阿韞如同我妹子一般。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差,徐韞立刻拉著陸安就跑了。
王琮看著兩人走得飛快的樣子,會心一笑,而后就轉頭看向了高煦:“高狀元,我有事兒想同你說一說,不如我們邊走邊說?”
高煦自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