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頂緊要的。
徐韞心里急著呢。
菜農一人姓張,一人姓龔,與徐韞一路從北平城過來的。
這會兒見了徐韞,張菜農和龔菜農就起身來給徐韞見禮,然后也不說廢話,直接就說事:“徐縣令,我們兩個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不搭暖棚。”
徐韞頓時驚了一下:“不搭暖棚?如何種得活?聽說冬日雪最大的時候,能到小腿粗。”
這不搭暖棚,如何能過得去冬?
龔菜農便笑了:“這一個多月,幾乎家家戶戶都弄了暖炕。”
有了暖炕,至少那有暖炕的屋子里,便不會太冷。
徐韞聽到這里,心頭微微一動,覺得自己約莫是猜到了些許。
但她沒有直接說,而是看著兩位菜農,靜靜等候。
張菜農接話道:“可以用木箱,在家里種,在暖炕上種。”
就是暖棚能種的菜不多,也就是青瓜,韭菜,蘿卜苗,白菜苗這些長得快的。
豆角那些,是沒法的。
龔菜農實話實說:“不那么冷的地方,白日可以掀開暖棚見光,這邊太冷了,見不到太多光,就只能種點容易活的菜。圖見個綠就是。”
張菜農比劃一下大小:“種這種,就等菜長一扎長,就得吃。用這么深的木箱種。可以搭個架子,放在架子上,多弄幾層。”
這樣,也就可以保證一個冬日都不斷了綠菜。
徐韞點了點頭:“那今年就試試。”
龔菜農又道:“這邊春日到得晚。但如果是一暖起來,就很快暖起來了。往日他們都是等暖和才發秧苗——”
說來也是怪,這邊不干旱,所以種的反而是稻谷。
只是春日播種比南邊晚,所以產量也不算高。
龔菜農道:“若是過了年不多時,就在家里育苗的話,等到剛一暖和起來,就能移栽到地里,稻谷能長的時間更長一些,結出來的稻谷成熟也能更好。癟粒子能少些。”
徐韞聽完了,毫不猶豫:“那今年就試試。明日我頒個公文,讓羅栗跟你們去辦這個事情。但凡愿意試試的,就可以找你們報名。”
“到時,你們受累些,多去指導看看。”
龔菜農和張菜農都應了。
兩人感受自己受重用,心情也是極好,出去時腳步都是輕快的。
徐韞又跟羅栗將這件事情敲定下來。這才有了功夫喝一口水。
說句實話,這兩月,都快趕上別人兩年做的事情了。
除了這些,徐韞還有一件事情心心念念。
那就是燒炭。
冬日取暖,木炭也是少不得的。
沒有火炕的屋子里,還是要點炭盆。
可這邊沒有人燒炭。
也沒人會燒。
徐韞倒是帶來了一個會燒炭的。
但這些日子他各處去找木頭了,還沒來回話,也不知能不能在冬日里燒出炭來。
不過,這些都急不得。
徐韞想過了,今年就算能燒,夠不夠本地用的都兩說。
暫時就不想著往外賣了。
徐韞想了一會兒這些個事情,就又起身去忙別的——她還要去看看,那些報名學手藝的人如何了。多不多,什么時候能成規模。
高玉一把拉住徐韞,無奈道:“你這是干什么?還不快休息休息。喝一口水?今日忙得,就喝了幾口水!這么下去,你的命還要不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