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打定主意,回頭定要把這個點心供在祖宗牌位跟前,至少出了正月才拿下來吃!這樣過年串親戚,但凡上他們家的人,都能看見這點心!
這到時候再一說來歷,臉上就有光了!
得了年禮的里正心里頭歡喜,面上得意。
至于沒得的……心里頭就忐忑了,也妒忌和懊悔。
其實這個主意有多難想?也不是。就是他們不想干——一來擔風險,二來也是想和徐韞扛一扛。
說白了就是不積極,還指望著到時候徐韞看不下去了,主動來求著他們。
畢竟,徐韞那么不給他們臉面,他們真就這么忍耐了,心里也有些不甘心。
說白了,就是不服氣。畢竟上一個縣令都被弄死了——更何況徐韞一個女人!
結果沒想到的是,他們以為人人都跟他們一樣想。
但沒想到……那幾個就那么積極地辦了這個事兒,得了這么多好處!
這下,不僅那些沒能賣出去菜的村民們心里頭不滿,合起伙來鬧了一波,就連其他得了好處的里正,看到他們,還跟他們炫耀一回。
那心情……就別提多糟心了。
而這一切,徐韞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她送禮時候,為的也是這個。
這些個里正,太團結了也不好。容易讓她頭疼。
現在么……這不就讓他們自己就分裂了?
分裂的好處就是,以后她的話有人聽了,而不聽話那一撥人,自然有人幫忙收拾——
多好?
至于調和矛盾,徐韞讓朱青這個頗得民心的人去辦的。
最后,反正年前,幾乎所有的村子都集合起來了,分成三波,分別往不同的方向去賣菜。
少說也能賣兩回。
那些村民們,也能過個好年了。
徐韞嘛,也就可以過個好年了。
大年三十這日,除了輪值的人,縣衙里其他人都回家去過年了。
本就因為冬日顯得安靜的縣衙,就越發安靜了。
門房那兒,轎夫和門房們得了一口鍋子和若干肉,讓他們煮著吃,暖身子。
而衙役們,也得了。
至于后院,徐韞領著匠人們,帶著羅栗和高玉她們,一起過年煮鍋子。
這么多人,一口鍋可不夠吃的。
所以,便四個人圍一口鍋,肉管夠,每個人還分了一竹筒的高粱酒。
門外,是呼呼的風雪。
是漫天的銀白。
門內,是歡聲笑語,是熱氣騰騰,是肉香撲鼻。
徐韞舉起杯來,笑道:“今年大家隨我來到靈臺縣,很是吃了些苦。今日,大家也好好歇一歇,熱鬧熱鬧!肉敞開了吃!管夠!菜也不少,不用省!等到過了正月初八,大家還得繼續辛苦!”
這半年來,這些匠人們的確辛苦。
每日說話都要說到嗓音嘶啞。
尤其是教導村民種箱子菜的兩個菜農,更是到處跑,鞋都壞了不少。
但他們此時都挺高興——能不高興嗎?過來掙錢本來就多,而且還受人尊敬,徐韞這個縣令對他們都是敬重有加,客客氣氣!吃得也好!
所以,眾人也是紛紛跟徐韞道謝,說了許多感恩和祝賀的喜慶話,一時之間,場面十分熱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