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都是云初在國子監求學的時候慢慢弄清楚的,也就是在那個階段,云初才發現自己的努力實在是微不足道,作用遠不如坊間傳聞他跟玄奘有關系這個流言。
現在,人們已經認定這就是事實了,因為,從云初開始搞事情開始,以玄奘大師為主持的大慈恩寺就對他進行了全方位無微不至的關懷。
以至于云初將玄奘大師接到云氏家廟的事情發生之后,就連李治都是一笑而過,認為這是云初在給玄奘大師養老,只與親情有關,與政治沒有半點關系。
也就是因為有玄奘大師這么一個清靜無為的高僧存在,李治才會相信云初當官也僅僅是為了完成建設長安的宏愿,就像僧人發下的宏愿,要修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一般,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清靜無為,一心建設長安,才是云初能在官場上繼續求存的基礎。
而這些年下來,云初也表現出了強烈的修建長安,完成自己宏愿的行為,沒有貪瀆,沒有摻雜不好的政治目的,以律法為準繩,不賣任何人的賬,這就是李治心目中最好的國都地方官的模板。
即便將來專門認命云初為長安京兆尹,在他看來,云初不過是長安這座宏大寺廟的一個主持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他李治有這樣的心胸,容納一個無欲無求的寺廟主持,甚至還可以給他一定的幫助。
搞清楚了自己的基礎所在,搞清楚了自己的優勢所在,云初準備利用這一次東征,盡可能的為萬年縣謀取更大的利益,如果云初在東征中表現得過于淡泊,這才是對他有害的一種行為方式。
十萬個軍人長久的待在一個地方是不對的,在卑沙城一連三天都點燃狼煙之后,他們就下山投降了。
云初眼看著高侃下令用弓箭覆蓋這些已經脫掉戰甲,放下武器的高句麗人。
然后,就統領大軍向北前進,前方,就是北豐城,這座城之所以被稱之為北豐城,完全是因為這里土地平坦肥沃,非常適合耕作,堪稱是遼東的糧倉。
在半路上,就遇到了高句麗的援軍,這些援軍來自于北豐城,數量不多,只有三千人,當這些人發現自己鉆進了一個由唐軍組成的巨大口袋之后,想要慌忙后撤,郭待封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一場由騎兵對步卒的戰爭,就在一座叫做白山的地方展開了。
郭待封領著大軍沖鋒了三次都被這些高句麗長槍兵給擊退了。
最后,在全軍高級,中級將領們的注視下,郭待封發瘋了,帶著五百個親兵當先鋒,再一次沖上了這座高不過五十米的叫做白山的山包。
那個叫做高慧真的高句麗將軍戰斗到了最后一刻,腿斷了,胳膊斷了還在戰斗,直到他寡不敵眾最終被五六個唐軍壓住,才被活捉。
此人被活捉了,依舊拖著折斷的腿跟胳膊破口大罵,一時間,竟然把眾人給看的愣住了。
主要是郭待封強攻之后,白山上的高句麗人竟然沒有一個投降的,戰場之慘烈令人不忍看下去。
高侃下令斬首此人,圍著他的兩個唐軍竟然被高慧真須發虬張的模樣給嚇得后退一步。百度搜索74文學網看唐人的餐桌最新章節。
以前,云初是不相信這個世上還有這種被活捉了氣焰依舊囂張的人。
現在看到了,如果是唐人,云初會尊敬他,既然是高句麗人,云初就拔刀上前,盯著高慧真快要裂開的眼眶,斬下了他的人頭。
郭待封瞅著云初道“面對這樣的猛士,你竟然毫無敬意嗎”
云初道“我是文官,沒有你們武將那么多的心思,只是覺得這個狗賊竟然殺了我大唐上千的將士,你竟然還覺得此人可敬,真是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