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秋初,早晨露水初上,北方的清晨有些清冷。
陶烈趕至方山大營外時,正碰到劉辟跪在寨門外請罪,陶烈忙快步走到劉辟身旁道:“劉將軍快快請起!”
如此義士,陶烈怎忍心讓他久跪?
“草民拜見蕩寇將軍皖侯,昨日之事我實乃不知,本就欲投皖侯,怎奈路途遙遠,如今在此相逢,求皖侯收留。”
劉辟說完又要拜,陶烈見他衣身單薄,他忙解下自己披風披在劉辟身上說到:“劉將軍快快請起,將軍肯降實乃我百姓之福也。”
劉辟見涼風中陶烈將披風披在了自己身上,他眼睛瞬間奪眶而出,要知道他是賊,而對面可是大漢侯爺啊!
“皖侯,辟為主公上刀山下火海無以報主公恩情!”
人就是容易滿足,特別是小人物,當大人物高看他時,他就會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陶烈將劉辟扶起來道:“劉將軍既然愿跟我,讓我如虎添翼!”
陶烈說完便挽著劉辟進營說話,這邊劉辟投降后,細陽卻不平靜起來。
夜里偷襲陶烈的將軍董芳雖僥幸逃回細陽,但卻被劉辟關進了大牢,劉辟還要回來要他性命,這董芳的弟弟也在劉辟手下為將,他聽聞哥哥兵敗被抓后便趁劉辟去方山的時候悄悄放出了他哥哥。
這哥倆本想就此逃跑別投他處,但是又不甘心打下的基業還未享受,所以他們倆又悄悄去見了軍師。
軍師是他們同鄉,他也反對投降,畢竟這種隨意妄為的日子過慣了誰愿意受人管束?
于是三個人一商量便想出了一個既可以除掉陶烈,又能斷了劉辟后路的好辦法來。
話說,陶烈在大營中領劉辟參觀了自己的軍馬后又留他在軍營中過了一宿,第二日天剛亮劉辟便邀請陶烈大軍進城慶祝。
天氣晴好,汝南四股黃巾已除一半,陶烈自然心情大好。
細陽城外,陶烈讓大軍駐扎在城外,他領著孫乾與臧霸等人進城安民。
安民罷,劉辟在縣衙設宴款待陶烈,中午時分,城內殺豬宰羊相慶,縣衙大廳內劉辟引十幾元將領來拜見陶烈,這些將領身高馬大,好不威風,陶烈自然是十分歡喜。
宴席之上,眾將頻頻給陶烈等人敬酒,孫乾環顧四周,陽光穿過窗戶灑在屏風上,屏風上居然漏出了刀斧的影子。
望著刀斧孫乾大驚,聯想到劉辟的種種舉動,難道這是劉辟計謀?
孫乾欲提醒陶烈,但是又怕劉辟先行動手,于是他見臧霸等人飲酒甚多,恐臧霸醉酒,孫乾起身說到:“酒雖好酒,無以助興總失雅興,臧霸將軍劍法超然何不舞劍助興?”
“監軍所言甚是,那我就舞劍助興!”
臧霸說完拔劍而舞,他劍勢威猛剛柔并濟博得一片喝彩之聲。
見臧霸舞的興起,孫乾也拔劍道:“我之劍法不輸于宣高,且讓我與他對舞!”
孫乾說完便拔劍而上,二人便在大廳內對舞起來,二人對舞,喝彩連連,劉辟道:“主公有如此人才何愁不封官進爵榮耀先祖?”
劉辟說完,陶烈也笑道:“虧將士用命,此乃大漢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