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嘉德殿,蹇碩一時慌了神,他本想誅殺何進,但是卻不想何進不來,如今靈帝已駕崩,若不立新帝恐天下亂也,而立誰卻是讓他最為頭疼之事。
十常侍等人聚而相商,他們欲再宣何進,奈何何進就是不應詔,靈帝在嘉德殿躺尸兩日,四月十三日至,朝臣皆知靈帝駕崩,百官跪于南宮之外請求立長子辨為帝,百官跪請,宗族之人皆被陶烈掌控,他們也奏請太后立長子辨為帝。
董太后來詢問太監,太監不言,大臣一直跪到中午,大將軍至,陶烈與袁紹等人皆領兵聚于南宮之外,大將軍何進帶百官進殿強逼太監升朝,太監見大勢已去,不得已而登朝,朝堂之上大將軍何進率百官擁立長子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
少帝年僅十四歲,便尊其母何皇后為何太后,何太后臨朝住持朝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共參錄尚書事,執掌朝政,形成外戚何氏專權之局。
少帝既立,大赦天下,陶烈聞言喜不自禁,他岳父蔡邕終于不用再躲藏在地窖之中。
何太后執政后,大賞擁護之人,陶烈因有擁護之功官至中郎將,他與袁紹等人掌管皇家衛隊西園軍。
何進當權后,又廣泛征聘有智謀的人士何颙、荀攸及河南人鄭泰等二十人,何颙被任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把他們都作為自己的心腹。
天下新立,何進提拔了許多人,但是唯獨沒有提誅殺宦官之事,這讓袁紹和陶烈等人心中總是不適,袁紹與陶烈商議不如再次覲見何進,于是二人便乘坐馬車直奔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中,大將軍何進召見了二人,如今大將軍因袁氏歷代都有人做高官,袁紹與其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又為天下豪杰所擁戴,因此非常相信并任用他們,陶烈也是如此。
書房之中,何進坐在案牘之前正看奏章,二人進去后,袁紹道:“大將軍既掌大權何不將宦官一網打盡?”
袁紹說完,何進放下奏章站起來踱著步,不一會他停下腳步道:“不可,蹇碩等人掌管禁軍,若匆忙行事反會被害。”
袁紹再進言,何進不停,不得已二人只能退下,如今何進剛掌大權,他貪戀權利一點風險都不愿意冒。
二人離開后,陶烈嘆氣道:“你我二人之力若無大將軍相助,擊不敗太監反而會被他們誣陷,還是再等等吧!”
于是二人各自告退,朝堂之上難得和平,何太后日日上朝,倒比靈帝勤快了許多,這讓陶烈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陶烈便舉薦身邊的賢才趕赴各地替大漢治理江山,他先是舉薦自己管家李璜為下邳相,何太后應允,陶烈又舉薦李乾為梁國相,何太后應允。
陶烈身邊之人皆舉薦出去,身邊已無他人,想到自己岳父,陶烈怕他被董卓征辟又被王允等人所害,所以陶烈便想讓他遠離洛陽,走的越遠越好,于是又舉薦他岳父就任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