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讓何進與太監和解,他回來后又告訴袁紹,袁紹聽聞怕何進改變主意,便威脅他說:“矛盾已經形成,行動跡象已經顯露,將軍還想等待什么,何不早作決斷?”
袁紹說完,陶烈又勸道:“宦官不誅,必然記仇,事情拖得太久又會發生變化,恐怕竇武被害的慘劇又要重演了!”
陶烈說完,何進咬牙道:“既已如此,當無退路。”
何進被逼到了絕路之上,于是他決定聽袁紹與國公之言盡誅太監,于是何進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有不經請示就逮捕或處死罪犯的權力。又任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讓他掌管河南之地,但凡有事王允便領兵協助。
任命完二人后,何進又任命陶烈為西園上軍校尉統帥西園軍馬,陶烈領命,袁紹命屬下的方略武吏去偵察宦官動靜,又催促董卓等人讓他們派驛使緊急上奏,在奏章上聲稱要進軍到平樂觀。
董卓等人上奏,何太后大為恐懼,她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都罷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進所親信的人守在宮中。
諸常侍、小黃門都去向何進請罪,表示一切聽從他的處置。何進見太監潰敗,他大喜,于是何進對他們說:“天下動蕩不定,只是由于厭恨你們,如今董卓馬上就要來了,你們為什么還不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去?!”
太監們應允,見何進只是將太監們流放,陶烈與袁紹忙又勸何進乘此機會將宦官一網打盡,但何進因為太監屈服,他念及當年宦官對他們何家的扶植之恩不忍再害,因此不許。
袁紹無奈,只好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進的名義,要各地逮捕宦官們的親屬。
那邊袁紹還未抓完宦官的親屬,皇宮之中張讓等人見黨人如此相逼,他們也開始密謀起來。
張讓的兒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向她叩頭請求說:“我現在犯下罪責,理應全家回到家鄉。想到我家幾代蒙受皇恩,如今要遠離宮殿,心中戀戀不舍。我愿再入宮侍候一次,得以暫時見到太后,趨承顏色,然后退到溝壑,死也沒有遺恨了!”
他兒媳向母親舞陽君說情,舞陽君又入宮向何太后說情。于是何太后下詔,讓諸常侍全都重新入宮服侍。
太監又入宮,陶烈等人白忙活一場,八月末了,陶烈又請求何進誅殺宦官,何進入長樂宮,奏告何太后,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
長樂宮,何進剛至,張讓、段珪等商議說:“大將軍如此逼迫我等,此番進宮必然又是想謀害我等,不如今日就先取他性命!”
段珪等人點頭稱善,于是張讓派人去竊聽何進兄妹的談話,獲知全部談話內容十常侍們知道自己必死,他們決定鋌而走險,于是張讓等人率領自己的黨羽數十人,手持武器,偷偷從側門進去,埋伏在殿門下。
等何進出來后,張讓等人又假傳太后的旨意要召他,何進以為何太后想通了,于是他又復入長樂宮。
長樂宮中,何進不見何太后,他心中大驚,張讓等人將他圍住責問道說:“天下大亂,也不單是我們宦官罪過,再說,先帝曾經跟何太后生氣,幾乎廢黜何太后,我們流著淚進行解救,各人都獻出家財千萬作為禮物,使先帝緩和下來,只是要托身于你們何家門下罷了。如今你竟想把我們殺死滅族,不也太過分了嗎?!”
太監說完何進無言以對,尚方監渠穆拔出劍來便刺何進,何進慌忙躲閃,他跑出長樂宮朝著宮外跑去,不想剛至喜德殿前便遇到段珪等人,段珪等人圍何進而殺之。
何進頭顱被斬,張讓、段珪等寫下詔書,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尚書看到詔書,覺得可疑說:“請大將軍何進出來共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