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后,國公府瞬間變的空蕩起來,陶烈獨自坐在國公府院中思緒良多,陳宮趕來道:“主公,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主公此番立下大功,他必想方設法鏟除主公,主公若無兵馬相抗如何得生?”
陳宮說完,陶烈點頭稱是,他望著陳宮道:“公臺有何建議?”
“大將軍將西園新軍交于主公管轄,如今大將軍雖死,然新軍之權仍在大將軍手中,大將軍何不招各校尉相談?”
陳宮說完,陶烈點了點頭,沒錯,西園新軍的還在自己手上,于是他忙同陳宮一起上馬徑直朝著北宮而去。
二人趕至北宮,北宮西園新軍皆在,陶烈將各軍首領招來,西園八軍,八校尉,高順帶走了右校尉軍,自己掌管上校尉軍,還剩六人,陶烈輕點人數,其他諸校尉都在,唯獨不見助軍右校尉馮芳與典軍校尉曹操。
陶烈問馮芳與曹操何在?左校尉淳于瓊道:“馮芳乃是宦官曹節女婿,聽聞皇宮亂,他已趁亂逃走,曹校尉言身體有疾,托病未至。”
曹操乃是宦官曹騰之后,此番誅殺宦官,他自不敢來。
陶烈聞言,他覺得如今天下已亂,曹操將占據兗州與徐州為鄰,他終究是個禍害不如現在除去,于是陶烈道:“罷免曹操與馮芳之官,從現在起,陳宮任典軍校尉、軍司馬張遼為助軍右校尉。”
陶烈說完,便將七只軍馬盡皆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此時經過大亂,西園新軍只剩九千余人,高順又帶走一千余人,如今在北宮的西園新軍不過八千余人,有這些人馬,陶烈自保已無虞。
掌控了西園七軍后,陳宮又道:“助軍左校尉趙融與董卓交好,不如除之!”
陶烈點頭,他身邊典韋手起刀落將趙融斬于馬下,趙融死,眾人大驚,陶烈道:“趙融勾結宦官,已被我斬首,其他人若不聽令,皆斬!”
陶烈說完,眾人忙跪地聽令,斬了趙融,西園八校尉已零落而散,袁紹已就任河南尹,鮑鴻貪污軍餉被賜死,趙融被斬,曹操與馮芳被免。
見軍已亂,陳宮建議不如重整新軍,陶烈點頭稱贊,于是陶烈便自領上軍校尉,他令蹇碩部曲張遼為中軍校尉,張揚為下軍校尉、陳宮為典軍校尉、淳于瓊為助軍左校尉、典韋為助軍右校尉、夏牟為左校尉。
任命完新七校尉后,陶烈帶七校尉之軍前去迎接天子,陶烈剛至皇宮外不多遠,正遇到一支西涼兵馬,西涼兵馬約近三千余眾,他們將一支人馬包圍住了,陶烈趕至后,見被包圍的乃是自己家眷,他大怒道:“西涼兵想謀反呼?”
陶烈吼完,西涼軍見國公的人馬來了,他們畏懼陶烈戰神之名慌忙散去,西涼兵走后,陶烈忙護送著李璜等人竟直朝著南門而去,趕到南門后,南門守將與陶烈有舊,他忙開城門讓李璜等人出城。
李璜剛出城,城外涌來了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馬,陶烈等人吃驚,陶烈問是何人兵馬?對面答道是董家軍馬,奉了董卓之名鎮守東門。
陶烈怒斥道:“為何攔我去路?”
守將道:“董將軍之命不敢不從!”
看來董卓早就算計好自己了,陶烈放眼望去,城外守軍至少有兩萬余眾,這要交手起來,董卓自城內來,守軍在城外堵,夾擊之下,自己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