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望著守軍道:“非我要出城,只因老友赴下邳國就任,因此特來相送,還請將軍行個方便。”
陶烈說完,那西涼將領道:“所送何人?可有就任文書?”
西涼將領說完,李璜捧出圣旨打開后讓西涼將領看道:“此乃圣令,你觀仔細!”
西涼將領見果真是圣旨,他尋思董卓只讓他攔住國公去路,又未讓他攔住下邳相,俗話說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況此刻給廣陵國公一個面子,他日也好在洛陽為官。
想到這里,那守將道:“既是圣旨,我等自不會攔截,下邳相盡管去赴任,廣陵國公請速回府。”
西涼將領說完,陶烈對李璜道:“李國相,你且去上任,路上保重。”
李璜稽首與陶烈告別,西涼將領讓開了一條路,高順與夏侯蘭左右護送著李璜與蔡文姬等人朝著下邳而去,陶烈見高順兵少,他尋思這一路將遇諸多危險,于是他又令左校尉淳于瓊再領兵相隨。
陶烈登城門,他遠遠的望著李璜與蔡文姬安全離開了,他這才跟陳宮道:“回軍去見董卓!”
“諾!”
陳宮說完便同眾校尉一同朝著南宮而去,趕至南宮,城中禁軍首領以及何苗舊部畏懼董卓勢力盡皆投降,董卓吞并了禁軍和何苗部眾后更加目中無人起來,陶烈剛至南宮,董卓正懷抱著劉協帶著少帝劉辯趕往南宮。
南宮門口崔烈等大臣具在,崔烈見董卓道:“宦官已除,董將軍何不歸駐地?”
崔烈說完,董卓指著崔烈就罵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現在說回去,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腦袋!”
董卓說完,盧植道:“外臣領兵至京本就是死罪,你不出洛陽意欲謀反呼?”
崔烈說完,董卓又罵道:“諸位公卿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蕩,天子流落在外,我哪有退兵的理由!”
董卓說完,就是不愿退兵,他懷抱著劉協,滿朝大臣見董卓如此張狂一個個皆氣的咬牙切齒,但是董卓有軍權,他們又不敢言他。
眾大臣見陶烈率軍趕到了,他們忙謂董卓道:“有國公在洛陽,定能保陛下周全,董將軍當思皇恩回歸駐地為是!”
董卓早就聽聞陶烈名聲,見陶烈至,董卓見他只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他朝著大臣笑道:“爾等實在無人倚靠否?洛陽安能交給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子?”
董卓說完,他身邊眾將率領數萬兵馬包圍整個南宮,南宮內又有禁軍,董卓自不怕陶烈的西園軍馬,陶烈領兵至,如今他手下兵馬不過六千余人,從東門歸來時,陶烈尋思董卓兵眾,自己再多兵馬也無異,于是他又令淳于瓊率領兩千兵馬護送李璜去了,所以人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