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自不用說,我已準備以洛陽銀行以及陶家商行和陶鹽的名義每年拿出兩千兩銀子作為學子的學習費用,以后,我之轄地百姓,每村每年按人口來分學生,百戶村落出一人,每年周而復始,學生由村里共同投票選舉而出,要選出智商、品德皆優的人來念書,他們讀書的費用、生活用衣的各項費用全免。”
陶烈說完,世家皆驚,若如此,世家統治的時代將要過去了。
不過他們想發對又談何容易?要知道這陶烈可是鐵血之人,誰要反對他,那不是取死之道么?
“主公此計甚好!”
陳琳等人皆感慨頗多,得此主公果然比跟著何進要強上百倍,陳琳等有大才,他跟陶烈一樣投奔大將軍何進,何進死后,陳琳欲投奔袁紹,陶烈將他攔下讓他留在了身邊,并且委以重任,終究留下了這個人才。
“另外,我需要大量的招老師,招才華橫溢之人為師,老師的待遇分級別而定,各院院長的待遇不弱三公、各院下屬系主任待遇不弱尚書、各系教師待遇按照職稱而定,職稱高者不弱太守,職稱低者比同長史。”
陶烈說完,這待遇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陳琳道:“我當為主公解憂!”
陶烈知道陳琳文采斐然,他當初為袁紹所寫討伐檄文簡直字字誅心,所以陶烈對陳琳道:“我當聘陳先生為文學院院長。”
陶烈說完,陳琳大喜,陶烈又望著賈詡道:“文和為河南尹長史兼軍事學院院長,文遠為河南尹校尉總督河南兵馬兼軍事學院副院長。”
賈詡計謀出眾,張遼統帥一絕,有二人以皇家軍事學院為根本吸引人才至軍中,再加上軍隊有軍田萬余畝,洛陽軍隊的戰斗力將會問頂西北。
陶烈說完賈詡與張遼皆諾,其他學院不好招,陶烈問眾人,陳琳道:“若論經學與算數,恐無人能出鄭玄左右,如今鄭玄居于家中,主公何不請他來呢?若鄭玄至,洛陽之地將是名士匯聚之所。”
陳琳說完,陶烈大喜,于是陶烈便讓洛陽名士代他去請經學大師鄭玄,陳宮道鄭玄不好請,若請他,需要讓他擔任理學院與古籍學院兩院的院長方能引來大才,另外還需將理學院作為官員招錄的主學院,鄭玄弟子才能相隨而來。
陳宮說完,陶烈點頭答應,于是陶烈便派陳琳等人星夜趕往鄭玄老家前去請鄭玄,這且不說,解決了理學院后,陶烈又命人前去彭城從華佗醫學院中招錄名師前來擔任洛陽大學皇家醫學院院長和老師。
至于律法,有人給陶烈推薦人才,師范等陶烈決定親自任教。
國公府中,當解決了人選之后,賈詡道:“主公,太學之地太小,幾千學生能容下,但是若如此招生,恐怕太學之地容納不下。”
賈詡說完,陶烈點了點頭,為了這個事情,他已經尋思了很久了,他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