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是洛陽還是彭城,甚至整個大漢,知識都是欠缺的,就例如統計,這時候沒有阿拉伯數字,統計之難,難于上晴天,這是項費時費力又費錢的活,但是陶烈普及阿拉伯數字之后,再以后世的各種統計之發交給他們,以后人口、糧草各方面的數字就好運行多了。
陶烈說完,又有人站起來道:“醫術乃家族相傳,這皇家醫學院開了何用?”
“醫術雖是家傳,但亦需要改革,如今洛陽之地百姓百萬之眾,醫生才有多少?更何況洛陽下屬的縣、村,那里每年因為沒有醫生藥死多少人?如果將醫學普及,到時候醫學生便可分配到縣、分配到村,有了醫生,洛陽之地百姓死亡率將下降幾個百分點。”
陶烈說完,眾人雖覺得很奇怪,但是陶烈說的亦非無道理,于是有人又問師范學院為何東西?
說到師范學院,陶烈笑道:“百年大計,人才為本,如今我正要干一件大事,那就是掃盲工作,我要讓我的轄地百姓在二十年之內掃除文盲!”
如今大漢的人才多集中在世家之中,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世家掌握的文字,他們掌握了知識,而陶烈要做的就是將文字普及開來,這樣的話,他就能擁有無數的人才,人才多了,洛陽何愁不發達?
陶烈說完,一聽要普及教育,眾人皆笑,不過陶烈畢竟是天將,他代表上天的意志,所以眾人雖笑卻無反對之人,因為畢竟就算你有此心,又有何用?那些村里的百姓飯都吃不飽,你讓他們花錢來讀書?這不是做夢嗎?
所以,不管他怎么折騰,最后便宜的還是他們這些是世家大族,所以最后真正能掌握洛陽各方面的還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
“主公,這設了這么多學院,每年要招生多少人?”
賈詡作為長史,他必須要知道每年要投入多少錢進來,賈詡說完,陶烈道:“如今正是大量需要人才的時候,所以,這招生上也需要加大人數,洛陽大學準備在秋季招生,第一年招五千人,以后每年人數要控制八千到一萬人之間。”
陳宮一聽要招這么多人,陳宮道:“主公,洛陽人雖多,但世家之人若如此招,也招不夠人。”
陳宮說完,陶烈搖頭道:“招生面向全國,不僅僅要在洛陽之地招,還要在河南尹所轄二十一縣皆招,另外彭城、廣陵、吳縣、交州、梁國之地百姓也皆招,當然除了我轄地之外,別處百姓擇優而錄取。”
陶烈說完,一聽洛陽大學要如此招生,眾人皆道:“主公,此怕不妥!”
“有何不妥?”
“主公,彭城之地甚遠,如今交通不便,路上又有諸侯相阻,學子來之不易,二十一縣百姓雖多,但是這幾年災荒連連百姓吃飯尚且成問題,又如何能有錢來學習呢?”
世家代表說完,陶烈笑道:“這有何難?我已稟告陛下,陛下將洛水至濉水兩側十里路內皆批給我,而且洛水到濉水乃是運鹽加固的河道,水運發達,此地到彭城之地又不遠,當能解決學子路途問題。”
“那錢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