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荀彧可不是簡單之人,他早年便被稱有王佐之才,被舉孝廉,不過棄官回家了,后來他投奔了曹操,在曹操那里任尚書令,替曹操聚眾持重十幾年,不過后來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而被調離中樞,后來服毒自盡。
“你就是荀彧荀文若?”
“正是學生!”
“你何時來的洛大就讀?”
“去年秋季入學,初在文學院跟陳先生讀,后去軍事學堂聽老師講過許多軍事課,也曾跟老師一同在律法課上聽講,如今在專心在鄭大師處聽講!”
荀彧對打入流,這讓陶烈很是喜歡。
陶烈望著荀彧,他很想幫荀彧這個忙,但是畢竟他的系統在限制著他,如今他跟董卓之間又無怒氣值,如何能開戰呢?
但是,如果不幫荀彧,此番若他懷恨而去,他去投奔了在東郡的曹操,豈不要助曹操起飛?
所以陶烈面露難色起來,一學生見陶烈面露難色,他站出來道:“學生知老師與世無爭不愿讓洛陽卷入諸侯爭斗之中,因此,愿老師借我等一支兵馬,我等退敵之后定會感激不盡!”
那年輕人說完,陶烈見他有些瘦弱,這樣的人給他兵馬他能統領的了么?
“你叫什么名字?”
“學生戲志才,在軍事學院中就讀。”
他報上名字后,陶烈更是頭皮發麻,怎么這么多牛逼的人物都在自己的大學中自己卻渾然不知呢?他每天都是忙不停的講課,回來的路上還跟士燮一同探討學術,到家就忙不停寫書,還真沒有空關心他的學生是誰。
這戲志才乃是曹操手下第一代謀士,也是潁川人,他跟荀彧是好友。
戲志才說完,陶烈道:“縱是我借你們兵馬,也恐怕你們不是李傕的對手。”
畢竟李傕可是西涼名將,他征戰沙場十幾年,而眼前的戲志才與荀彧等人都太過于年輕了。
陶烈說完,又有一人站出來道:“縱是粉身碎骨亦如何?老師常言此生一心為百姓,百姓富足,便無大亂,那時興律法,律法世界一切以法制約百姓,如今百姓安危尚不能保,要律法何用?”
那年輕人說完,陶烈大怒,這年輕人敢跟自己頂嘴,要知道這可是大不敬!
“你是何人?”
“學生陳群,律法學院學生,今日但求老師借兵千人定能截殺李傕!”
陳群?
又是潁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