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中,呂布與眾人混戰,郝萌連殺五六人趕到營帳門口為呂布搶來了他的方天畫戟,郝萌揮舞著方天畫戟連刺死兩人后,他將畫戟拋給了呂布,呂布接住畫戟,陳蘭與雷薄大驚而走。
呂布追陳蘭,追不多遠便到帳邊,陳蘭見無處可走,忙回身戰呂布,呂布與陳蘭戰不十幾回合,呂布將陳蘭刺死在賬內,那邊刀斧手護送著雷薄奔走,幾人出帳篷,帳篷外雷薄大軍將呂布包圍在了帳篷內。
帳篷內,郝萌對呂布道:“主公你從后面走,我來拖住他們1”
呂布點頭,他劃開帳篷后,從后面逃走了,雷薄用箭射帳內,郝萌被亂箭射死。
話說呂布奪了匹馬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他領兵就來攻雷薄,雷薄與陳蘭二人領兵與呂布混戰,三人兵馬在城外三十里地打的熱火朝天,天快亮時,雷薄戰敗,陳蘭的兵馬早就因為陳蘭的陣亡而亂成一鍋粥。
天亮這邊三敗俱傷時,陶烈領兵自上蔡殺出,陶烈一馬當前他身后士兵更加勇猛無比,呂布與雷薄部士兵經過一夜大戰都疲憊不堪,再加上對于陶烈他們早就有心里陰影,所以這一戰還未開始,投降的士兵便一片接著一片。
他們很多都是汝南逃難的人,所以,他們也想再回汝南,回自己的家,天大亮,陶烈追雷薄幾十里,雷薄領不到兩百殘兵朝著南陽撤去。
中午,陶烈領兵返回上蔡,這一戰陶烈殺敵近兩千余人,俘虜近七千余人,上蔡城外尸骨成山,血流成河,袁術三萬前鋒部隊經此一站全軍覆滅。
陶烈趕回上蔡,城外呂布領身后百余兵馬來降,黃琬親自挽著呂布的手接納了他,眾人歡喜回城。
回到上蔡,黃琬為呂布設宴,呂布自覺此戰多是他功勞因此頗有些傲慢,陶烈見狀不喜,這呂布乃是見利忘義之輩,若久留他們,則必生事端。
所以陶烈建議黃琬將呂布驅逐出去,黃琬不聽,黃琬言呂布危難之時來投,他豈能將他趕走?陶烈舉了丁原董卓的例子,黃琬道那是因為他們不夠仁義。
黃琬與呂布同朝為官,然后又同時沒落,他們總有點惺惺相惜的地方,所以,黃琬便不聽陶烈之言將呂布收留在了汝南。
呂布進駐汝南,陶烈想起劉備不聽張飛之言在徐州收留呂布反被呂布奪了徐州之言,他嘆息一聲道:“既然呂布再次,那我當走也。”
所以,在擊退袁術先頭部隊的第二天,陶烈起床后便令人收拾行囊,眾人收拾完行囊之后,陶烈接上貂蟬等人便欲告辭離去。
城中聽聞陶烈要走,黃氏忙來問為何?如今汝南正是需要陶烈的時候,陶烈怎能此刻舍棄他的岳父而去呢?
書房中,陶烈望著嬌美的黃氏,她才十七歲,陶烈道:“汝南已用不到我,汝南文有你父,武有呂布與橋蕤,這對付袁術已經足夠了,更何況想必此刻荊州劉表已經進攻起南陽了,南陽腹背受敵,袁術必敗,既然如此,我也當歸彭城了。”
黃氏勸之不過哭道:“夫婿走,我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