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烈嘉獎了薛綜,薛綜請陶烈留下住上些日子,陶烈答應了,正好他也想跟薛綜探討一些治國之道,要知道此人可是在東吳擔任丞相的人,陶烈想用自己的方法跟現代相結合,然后打造出一個別樣的治理制度出來。
陶烈留在相城日日同薛綜相談這且不說,話說當陶烈離開汝南后,黃琬與呂布和橋蕤等人商量退敵之策,呂布道只要將兵馬交給他,他定能擊敗袁術,黃琬不放心呂布一人掌兵,于是便將兵馬一分為二交于橋蕤與呂布各統帥五千余兵馬。
陶烈雖然將自己的兵馬帶走了,而且淳于瓊也將自己的兵馬帶去汴京,但是好在陶烈擊敗陳蘭與雷薄俘虜了近七千人,而且,黃琬又在城中招攬了一些人,他又組建了近萬人的兵馬。
兵馬分完后,袁術大將紀靈殺至,橋蕤出兵挑戰,橋蕤與紀靈戰不十幾回合橋蕤不敵敗下軍來,紀靈一路掩殺而至,橋蕤損兵折將。
橋蕤逃回城中,黃琬見狀大驚,黃琬問何人能退紀靈之兵,謀士道非呂布不能退紀靈之兵,于是黃琬便讓呂布總督汝南兵馬前去迎戰紀靈。
上蔡城外,呂布領兵與紀靈廝殺,二人從上午打至中午,雙方損失慘重各自領兵回城。
呂布回城后,見呂布暫時殺退紀靈人馬,黃琬大喜便給呂布慶功,夜晚呂布醉酒后,他回府上的路上縱兵搶了幾十戶城中大戶。
城中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人稟告給黃琬,黃琬道如今正是跟袁術交鋒的時候,不能因小失大,因此不與理會,城內百姓皆有怨言。
話說,紀靈在上蔡城外兵敗后,他收拾了殘兵后又來挑戰,此時袁術領后軍也至,袁術大軍四萬余人包圍了上蔡城,紀靈日日夜夜在城外大罵呂布,雷薄等將也皆欲復仇,呂布聽后大怒,他不顧眾人反對出城迎戰。
雷薄來戰呂布,二人不五回合雷薄不敵撤走,呂布緊追不舍,追了二十余里路,突然從一片野地之中殺出一支人馬,為首一人乃是一將,他挺槍便刺呂布,呂布與之斗,斗十幾回合不分勝負,這小將不是別人正是袁術頭號打手孫堅之子孫策!
孫策截住呂布,雷薄又回頭來戰,那邊黃蓋、程普等人又引兵四面殺來,呂布軍大敗,呂布在親兵的掩護之后殺出重圍回到了上蔡。
回到上蔡后,紀靈等人大舉進攻,好在城上陶烈留下的箭矢夠多,黃琬令人放箭,城上箭如雨下,紀靈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兵。
這一場混戰后,黃琬近萬兵馬只剩不足三四千人,而城外袁術大軍依舊有兩三萬人,眾人勸黃琬投降,呂布等人道:“若投降也是死路,不如死戰到底。”
呂布與橋蕤都是降將,他們安能投降?
于是黃琬又令呂布整頓軍馬準備再戰,呂布準備好兵馬后,便在城上死守城墻,同時黃琬又跟荊州寫信求援。
袁術圍攻上蔡半月之久,上蔡城上的箭矢用光,呂布等人拼命廝殺將數次想進入到城內的紀靈軍殺退。
袁術大軍糧草漸漸不抵,而汝南一時又難以攻下,因此他便有了退心,這邊袁術想撤退時,突然后方閻象傳來消息說劉表派兵攻打南陽,南陽留下的軍馬難以抵擋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