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商隊有點傻眼。
他們是第一次跑云州到京都的線路,去云州的目的是去看看自家三郎君,有沒有在云州闖出大禍,賺錢只是順帶的。
當他們得知自家三郎君在驛站吃好喝好睡好,還胖了好幾斤后,隨意買了一點云州特產就去京都了。
畢竟玻璃廠,棉布什么的都只是在《云州周報》上介紹過,廠子都沒建起來呢。
云州產的的羊肉罐頭,三分之一被云州百姓吃下,另外三分之一被幽云十六州吃下,剩下的才是由各個商隊分。
像黃家商隊這種第一次來云州的商隊,自然是搶不到罐頭這樣的暢銷品,更別提香水,香皂這樣的緊俏品。
好在羊毛制品以及《云州周報》是夠量的,他們也不算空手而歸。
萬萬沒想到,來京都后,黃家商隊領頭人,一個小小的靈機一動,就拉來上萬貫的生意。
“老大,怎么辦?聚春樓里的女娘們就預定了二十五件云州琉璃制品。”
被叫做老大的中年男子也麻爪了:“她們是瘋了嗎?!云州琉璃廠的廠子還沒建好呢,她們就著急忙慌的想買!怎么?京都的物價已經上漲到這種程度了,一百貫都不算銀子了?!”
商隊其他人真是快樂并痛苦著,錢是庫庫往商隊砸,但商隊拿不出貨!
“老大,不僅僅是聚春樓,濟國公府的管家聽說咱們能弄到云州的琉璃,直接給咱們扔下下二十貫定金,說是要買幾件擺府里。”
領隊重重地嘆了口氣,原本他想把單子全推出去,被濟國公府這么一搞,倒是不好推辭了。
領隊苦著一張臉,問道:“《云州周報》影響力有這么大嗎?”
底下人有知道點消息的:“倒也不全是《云州周報》的功勞。聽聞,聚春樓里的玉笙姑娘對外表示極其喜歡云州的琉璃,并且為此譜了一首曲,廣為流傳。”
“玉笙姑娘極受京都權貴公子的追捧,為了博玉笙姑娘一笑,豪擲千金。這不,云州琉璃的名氣就起來了。”
領隊揉了一把臉,得了,這不是自己能壓住的事。
現在只是開胃菜,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來找自己預定云州琉璃廠的制品。
但關鍵是,他們連云州的線都沒搭上呢,上哪弄琉璃去?
“小九,你快馬加鞭,跑回主家,看看這樣子,該怎么做!”
小九二話不說,騎馬就往相州跑。
接下來的情況也如領隊預料的一樣,不少人家都派往事的奴仆來商隊預定琉璃制品。
領隊能怎么辦?
他只能仰著一張笑臉,恭恭敬敬地迎他們進來,聽他們說完要求后,再恭恭敬敬地把他們送出去。
如果商隊真的能搞到云州琉璃,領隊做夢都能笑醒。
奈何他沒這個本事,只能由主家定奪,要不要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云州琉璃如此受歡迎的景象,深深刺痛了某些人的眼。
李德昌坐在福全茶樓二樓,臉色陰沉如水。
他雖然兌下福全茶樓,并且斥巨資改造一番,但仍然沒有恢復福全茶樓最輝煌的時期。
“琉璃制品利潤有多大?”
坐在李德昌對面的,則是少府監的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