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就像一粒彈珠,在大殿的磚石上滾啊滾。
清脆的聲音,在靜謐的大殿之中如此清晰。
蘇玄明三個字,撥動在場所有人的心弦。
尤其是年輕皇帝,他的臉上先是閃過一絲緊張,隨即眉頭緊皺,嘴角向下扭曲,整個人的氣息都變得壓抑而憤怒。
在場的所有人腦海里都浮現出同一個想法。
這是云國公的陰謀!
河南郡危矣!
果然,接下來的形勢發展如他們預料中的一樣。
“報!河南郡刺史急奏,密縣失守!”
諸位大臣還沒來得及商議出應對措施,河南郡刺史丁澤的第二封奏折就來了。
楊瀾等人在拿下滎陽縣后不過三日,又拿下了密縣。
此時,他們的隊伍已經擴展到了上千人。
奏折上寫道,楊瀾等人攻入縣城后第一件事就是開倉放糧。
每人每天限領一斗米,同時派人接管賣炭場,以低價限購的方式,供給柴火和木炭。
另外,他們還把縣衙改造成福田院,供給稻草墊,麻絮被,每天供應兩餐熱粥。
當然,這個粥不可能管飽,但哪怕只有微微些許米粒,也足以讓早就餓得饑腸轆轆的災民們感受到冬日的溫暖。
這次的農民起義兵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每到一個縣城就瘋狂地打砸搶燒。
相反,他們靠著極強的自制力,不僅沒有影響當地的生活生產反而承擔起官府本應承擔的功能和職責。
有官員情不自禁地感嘆:“這風格,可真是讓人感到熟悉。”
隨即,說話之人渾身一寒,感覺像是被什么毒蛇盯住了一般,他抬起頭,就見官家正惡狠狠地盯著自己。
他急忙低下腦袋,暗恨自己嘴巴太快。能不熟悉嗎?這不就是《云州周報》上宣傳的云州風格?
這么一看,這次農民起義兵處處都透著云州的影子。
如果說這事兒跟云國公沒戲沒關系,三歲小兒都不會信!
兵部尚書建議年輕皇帝,把派去河中郡的李遂等人調回來,聯合待在廣德府的河南郡士兵一起按住河南郡起的內亂。
年輕皇帝拒絕接受這個建議:“并沒有看到云國公大規模調動兵力的消息,如果只靠區區幾個農民就想顛覆江山,無異于癡人說夢!”
見年輕皇帝不聽勸,其他的將軍們也覺得只是個農民起義罷了,用不著如臨大敵,兵部尚書抿著唇,私底下寫信給相州通判,命令他加強戒備。
如果河南郡失守,那就只剩廣德福和相州能夠護衛京都。
這兩郡萬萬不可再出事!
河南郡發生暴亂的消息,也在京都坊間傳開。
悠悠運河上,來來往往的運船不斷,上面是京都發往各地的漕糧。
近日來,京都的糧價也有隱隱上升的趨勢,不過只漲了三,影響不大。
福全茶樓最近的生意紅火許多,因為它舍得燒炭火,茶樓里很是溫暖。
“聽說河南郡又發生暴亂了?”
“不怕不怕,上一次不也發生過嗎?上次規模那么大,涉及兩郡,不也被平定了嗎?這一次,不過區區兩個縣而已,等廣德府騰出手來,平亂就會像摁死螞蟻一樣簡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