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道長雙手抱于胸前,斜睨莫不吭聲的抱樸師兄。
抱樸道長被瞅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只好硬著頭皮開口道。
“觀主,我們在山腳下遇到一波迷路的外地人。他們想來咱們九成宮歇一歇腳。”
觀主覺得此事很正常,不明白抱樸為何如此緊張:“若不嫌棄我們觀中粗茶淡飯,讓他們盡管來。”
清寧道長呵呵兩聲,三百個師兄弟都怎么來的?就是這么來的!
抱樸道長心里好像在打鼓,忐忑不已:“觀主,他們的人有點多。”
觀主笑道:“再多又能多到哪里去?他們人呢?”
“在門口等著。”
觀主有些責備道:“冰天雪地,他們還不知道凍了多久,餓了多久,既然來了咱們九成宮,怎么還讓人家在觀門口等著,快快請進來!算了,我同你一起去吧。”
觀主跟著抱樸道長出去,身后則帶著一長串兒看熱鬧的道士以及村民。
顧南夕等人正站在門口。
他們人多,即便有抱樸道上的邀請,也不好這么冒冒失失的入觀,總要跟觀主說一聲才好。
道觀外的路面打掃的很干凈。
一些穿著破舊的百姓,雙手凍得通紅開裂,背上卻背著一捆捆干柴。
他們沒有從正門入內,而是從側門進觀。
想必,他們就是抱樸道長口中說的收留的災民們。
耿老漢跟這些災民攀談了幾句,便回來稟告:“大人,果然如您所料,九成宮確實是一家好道觀。已經收留了上百名災民,都被安排進神殿內。”
隊伍里有人不解:“廣德府水網密,布漁業資源豐富,即便冬日河水結冰,也可鑿洞釣魚啊。為何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河里那么多魚,居然還能有人守著河流餓死。
耿老漢循聲望去,見說話的人是萬護云,怒氣便消了些。
萬護云今年才十五虛歲,但他個子長得高,身材壯實,是個練武的好材料。
今年他剛從云州軍事學院畢業,就被耿老漢玄選進軍隊。
他的名字,是在書院念書的時候,他自己改的,意思是保護云州。
“云州這幾年的日子好過,你許是不記得以前的苦日子。除了咱們三路,這千里河流,哪一段沒有主人家?就算是在太宗年間,兩湖大旱,當地百姓也是不許靠近河流補魚的。”
萬護云不解:“為何?不是都說太宗是千古明君嗎?”
耿老漢扯扯嘴角,在他心里,能稱得上千古明君的只有云國公!
“因為太宗擔心,河流兩岸的百姓入河捕魚,會影響往京都運糧的漕船。”
萬護云愣住了,這個理由聽上去太離譜了,跟自己在書院中學到的完全不一樣。
“這位老人家說得一針見血。天底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有主人的。”觀主嘆息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