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夕說會安排,就真的會安排,不帶一句虛言。
聚會結束第二日,就有人聯系幾位大人,把他們送到各自的上班場所,先熟悉業務。
至于女眷們去百川書院一事,則晚了兩三日,因為顧南夕給他們都置辦好了宅子,需要休整。
顧南夕擔心他們剛來云州,會人生地不熟,不適應,便把這幾處宅子都選在同一片區域。
離的不遠,但又沒有門挨著門。
這樣相處起來很舒服。
“娘,這宅子真不錯,每間屋子都盤了火坑。我已經讓人把炕燒起來了,待會兒再在上面鋪上一層羊毛墊子,您往上面一坐,保管從頭暖到腳,再也不犯老寒腿。”
陳夫人里里外外一把抓,自打云國公給自家喂了一顆定心丸后,她覺得生活有奔頭極了,做起事來風風火火的。
陳老夫人年紀有些大,和正常的老人家一樣,身體畏寒,那雙腿一到冬天就像有螞蟻在里面鉆,又癢又疼。
她剛被孫子孫媳婦扶下馬車,就聽見兒媳婦熱情洋溢的笑聲。
陳老夫人走在前頭,身后跟著陳家人,把宅子轉了一圈后,這才笑呵呵道:“嫁到老陳家這么多年,終于住上大宅子了。”
京都居大不易,他們陳家也就是人口少,陳家宅子才能算住得舒適。
但是京都陳家宅子和云州這個比起來,光面積就差上一倍多。
陳逸軒微微抬著下巴,把一家人捧了一遍:“干娘說過,為吸引人才的付出,都不叫付出,那是人才們應得的!祖母,爹娘,我媳婦都是大大的人才,我是沾你們光呢。”
陳夫人聞言,像個小孩似的,興奮地領著陳老夫人展示新房子:“不光是宅子,云州的排水系統做的也是極好的。聽人說,在規劃新城的時候,原本還想構建個自來水系統,但因為技術原因,被擱置了。”
其實吧,有沒有自來水系統對于富裕人家而言,是無所謂的。
反正,挑水洗衣服做飯這樣的粗活,都是由仆人來做。
但云州各種新奇玩意兒層出不窮,以至于給天下人形成一個印象,云州出產的必定是又好又新的。
陳夫人難得年輕一把,嘰嘰喳喳道:“云州這里不興買下人,都是雇工。我和蔣夫人他們說好了,明日就去尋個靠譜的中人,選好后,再把咱們這個攤子支起來。”
“好。”
“云州這邊有交規,您看咱們是雇個車夫,還是從帶來的下人中選一個,去參加交規培訓?”
“雇一個吧。免得誤了老少爺們的事。”
“好,聽娘的。”
陳夫人和陳老夫人你問我答,便把接下來要辦的事敲定了。
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陳夫人不想開火,便派人去訂了一桌酒席過來。
定的是八仙樓,按照四兩銀子一桌安排的,提前打過招呼,是簡單家宴。
因此,上的菜很是實惠,除了各色果子,蜜餞,點心,其他的菜碼都很大。
菜都是用保溫籠溫著的,略微影響了菜肴的風味,但保證到主家后,菜不是涼的。
八仙樓的小廝在幫忙擺盤的時候,還說了:“夫人,你要是想辦宴會,可以找我們八仙樓,我們是有上門服務的。除此之外,想要宴會布置,禮儀招待,置辦香料等等,我們也可以幫忙聯系人。”
陳逸軒是個好信的性子,好奇道:“聯系誰?”
小廝手腳麻利地擺好盤子,恭恭敬敬道:“京都的四司六局,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