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不喜有理有據的洗腦下,蘇云亭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阿娘舍身為天下的良苦用心。
至于為什么出面的是阿娘,而不是自己或者云煙?
那全是因為阿娘的一片拳拳愛子之心啊!
阿娘的愛深如大海,厚如高山。她從不言說的寵溺,都藏在幕后的細節里。
“嗚嗚嗚,阿娘!”蘇云煙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二兄,我們一定要為阿娘分憂!”
“嗯!”蘇云亭重重點頭。
能壓過一個熱搜的方式,是創造另一個熱搜。
蘇云亭不再當甩手掌柜,還是全心全意的籌備起自己的婚禮,發誓要用婚禮的喜慶洗去阿娘的自污。
一無所知的顧南夕……
孩子們怎么突然發奮圖強了?還沒到元宵日,就這么卷嗎?
很快,時間就來到大婚之日。
待到黃昏之時,婚禮正式開始。
自古以來,婚禮都是在黃昏之時舉辦。因為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陰陽對立相稱,又能相互轉換。
男子屬陽,女子屬陰,太陽落山后,正是陰盛陽衰,黃昏時候,迎陰入家,符合自然規律。
蘇二郎的婚禮格外盛大,北面官員能親自前來的全部都來了,不能來的人也送了賀儀。
崔三論把事務全交給牛錦一后,踩著點來到撫冥鎮。
牛夫人則帶著一家老小,租了個臨街包間,務必要湊這個熱鬧。
蘇云亭的迎親隊伍踩著薄雪,自定北路行來,八十一抬纏枝牡丹漆箱在晚霞中流轉金輝。
首箱置著鎏金鴛鴦轉心壺,壺身嵌七寶玲瓏球,隨抬轎步伐叮咚作響。
蘇云亭擔心迎親過程中會被孫大人為難,想要叫上文鈺同學幫忙撐場子。
文鈺十動然拒,她是屬于新娘子那伙的。
蘇云亭心中警鈴大作,在崔三論的引薦下,請韋孝之,曹岳等人來幫忙,還有愛湊熱鬧的王安石和曾鞏。
孫府在云州沒有置辦產業,崔三論就把一日都未曾住過的宅子送給姝瑤,讓她從崔府出嫁。
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像蜿蜒的長蛇。
定北路兩旁的商家,不約而同地點燃所有的燈籠,用最明亮的燈火,照亮迎親之路。
“蘇二郎,你一定要幸福啊!”
“蘇二郎,成親后,就是大人了!要好好孝順云國公。”
“蘇二郎,早生貴子,白頭偕老!”
一聲聲來自陌生百姓的祝福,讓蘇云亭心里暖暖的。
他心里知道,這份善意是阿娘種下的善果。
蘇云亭騎在高頭大馬上,穿著紅色大袖喜服,風流倜儻。
他笑著朝眾人揮手:“多謝大家!同喜同樂!”
他一揮手,身后就有專人向兩邊拋灑喜錢和喜糖。
“謝謝蘇二郎!”
孩童們麻溜的在地上撿著糖果,大人們則笑哄哄地搶著喜錢。
錢不多,就是沾個喜意。
定北路再長,迎親隊伍還是成功來到崔府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