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有個特別瘋狂的愛好——養鶴。衛懿公甚至給鶴封官進爵,把鶴封為大將軍、大元帥等各種官職,并給予相應的職位待遇。
不僅如此,鶴出門還有專門的馬車接送。衛懿公絕對算得上一個“優秀的動物保護主義者”。
為了養鶴,他下令向百姓橫征暴斂,全然不顧百姓的溫飽和生計,以至于衛國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公元前660年,北方的狄人入侵衛國,衛懿公準備派兵抵抗。國人對衛懿公的荒唐行為早已不滿,紛紛抱怨:“你派鶴去打仗吧!那些鶴都有官爵,我們怎么能夠作戰?”
戰爭還沒開打,許多將士就紛紛叛變逃亡。在這種人心離散的情況下,衛懿公親自帶兵出戰,結果衛軍大敗,衛懿公被狄人殺害,他的肉被敵人分食,只剩下肝臟。
不久,當時衛國的一個大臣弘演正好出使外國。他聽到衛懿公被殺害的消息后,急忙回國。他來到戰場,在傷兵的指引下找到了衛懿公的尸骨,發現只剩下一具骨架和肝臟。
弘演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國君死無全尸,他請求用自己的肚子為國君安放肝臟。隨后,他自殺而死,讓仆人把自己埋葬。這就是“弘演納肝”的典故。
衛懿公的故事不禁讓人動容,也讓人反思:一個國君的荒淫無道,最終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整個國家。
【殺盡南朝世家大族的宇宙大將軍,侯景歷史小知識南北朝】
他是史上唯一被稱為“宇宙大將軍”的人物,僅以800人就席卷南朝半壁江山,殺盡江南豪門,直接改變了歷史走向。
他能力超群,曾歷經眾多名將,卻又殘暴不仁、反復無常,最終落得尸骨無存的悲慘下場。他就是南朝的掘墓人——侯景。
在南北朝時期,有兩位杰出人物憑借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云。一個是發動河陰之變的北魏梟雄爾朱榮,另一個則是釀成太清之難的宇宙大將軍侯景。
他們依靠屠刀直接“物理清除”南北朝的世家貴族,人頭滾滾,可謂相當兇殘。其所造成的蝴蝶效應也直接改變了歷史走向,使得分裂的南北朝逐漸走向統一。
侯景出身于北魏六鎮之一的懷朔鎮。隨著北魏末年六鎮起義的爆發,北方陷入大亂。侯景最初投靠了當時實力強悍的梟雄爾朱榮,逐漸成為其麾下的一員猛將。
后來,隨著北魏政局的變化,侯景先是依附于爾朱兆,又因高歡擊敗爾朱兆而轉投高歡,成為當時北方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史書評價中,侯景雖一直被視為反叛逆賊、為禍天下的奸賊,但就武力而言,在當時卻稱得上數一數二的名將。
在侯景跟隨爾朱榮時,他曾作為先鋒去鎮壓號稱百萬之眾的葛榮起義。據史書記載,當時爾朱榮總共才不過7000人,而作為先鋒的侯景最終大破敵軍,一戰成名,由此也可見其軍事能力之強。
侯景追隨高歡之后,在北方戰場上,他先后擊敗賀拔勝、都孤、沈寧等將領,攻陷洛陽,戰績輝煌。侯景打仗頗有一套:他天生左腿長、右腿短,雖與常人無異,但走路時十分明顯。
然而,他卻精于韜略,善于權變,作戰風格多詭詐。他對待部下殘忍酷虐,但御軍嚴整,將破掠所得財寶分給將士,因此很受部眾擁戴,作戰勝多敗少。
這一點不得不說侯景十分聰明——與其口頭說與員工同甘共苦,不如直接用重金激勵員工。
此后,功績卓著的侯景被高歡委以重任,擁兵10萬,專制河南,堪稱“河南王”。然而,侯景卻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政治能力而言,他是個典型的自私自利、缺乏謀略的武夫。
作為功臣,侯景不僅不懂得和領導接班人搞好關系,還喜歡大嘴巴。對于領導高歡的兒子高澄,他不僅十分輕視,常常唱反調,還私下放狠話:“王無能與鮮卑小兒共事。”
意思是,老板高歡不在了,我就要另謀出路。其實高歡也知道侯景心懷不軌,但礙于其勢力,只能對他多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