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提到唐憲宗的嫡妻郭氏,也就是手段極為狠毒的郭貴妃。大唐政權之所以能夠延續下去,名將郭子儀可謂功不可沒。
而郭貴妃不僅是郭子儀的孫女,而且還是唐代宗的外孫女、唐德宗的外甥女以及唐憲宗的表妹。
所以,郭氏憑借顯赫的家世成為了太子李淳的太子妃。李淳繼位后成為唐穆宗,把兒子李恒立為太子。
然而,憲宗皇帝卻以各種理由多次拒絕了郭貴妃立后的請求,主要是怕耽誤自己寵幸后宮的其他美女。
從郭貴妃的角度來看,她之所以想當皇后,完全是為了穩固李恒的太子之位。
因為李恒在眾位皇子中排行老三,其身份并不符合嫡長子繼承制,這是李恒身邊的第一隱患。
其次,二皇子李惲在朝中有著諸多勢力的支持,而且為人非常精干,同樣也是太子之位的一大威脅。所以,郭貴妃急切地想上位。
就在郭貴妃的多次請求被拒之后,宮內連續發生了兩起驚天大案:先是唐憲宗的長子離奇身亡,然后又是唐憲宗的突然暴斃。
至于這兩樁大案的真實原因在當時并不知曉,但是有人懷疑是郭貴妃下的黑手。李恒登基后成為唐穆宗,郭氏則由貴妃升為皇太后。
此后,她便把唐憲宗的次子李惲以及支持他的全部勢力清除殆盡。由此可見,郭氏的手段完全不亞于影視劇中的毒辣。
然而,這與身份卑微且不入眼的李忱母子又有何關系呢?其實,李忱的母親鄭氏在德宗時期所侍奉的貴妃正是這位手段極其狠毒的郭氏。
鄭氏一方面擔心被郭氏記恨,一方面又擔心兒子李忱成為下一個鏟除目標。所以,母子二人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幾乎已經低調至極。
有一天,年少的李忱夢見自己成龍上天,感覺非常拉風,便把這場快樂的美夢告訴了母親。結果,鄭氏聽后大驚,害怕引起他人注意,進而惹來殺身之禍,于是囑咐李忱不許向任何人提及。
就在此后,皇宮中出現了關于李忱的一段傳言,史書記載為“與重疾,沈會有光輝,出身血然而心正身拱,一如對陳如皋以為心機”。
意思是說李忱得了一場大病,有光照在身上就會一躍而起,然后端正身體,做出向大臣拱手作揖的姿勢。
這其實是鄭氏為了掩蓋兒子的真實情況,故意說他得了瘋病。當時有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但是唐穆宗卻并不相信,甚至還親自探望確認。然后說道:“這是我家的英明人物,怎會瘋呢?”隨即便把李忱封為光王。
只是這個封號總是感覺有些諷刺的意味。
沒過多久,唐穆宗突然中風駕崩。他年僅16歲的長子李湛繼位,是為唐敬宗。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唐敬宗便被宦官殺死。
隨后,次子唐文宗開始執政,李忱的身份則由皇兄變成了皇叔。唐文宗經常拿李忱作為娛樂項目。
一次,唐文宗大擺酒宴,李忱也在宴席之中。在眾人把酒言歡之時,他卻呆頭呆腦的,一言不發。
唐文宗便拿他開涮,說誰若能讓光叔開口說話就重重有賞。可是,重臣們幾乎用盡了各種招數,卻沒有一人能讓李忱開口。
人們愚弄之后也就作罷。不過,此時還有一人存有疑心,此人便是唐文宗的弟弟李炎。
因為在他看來,李忱的反應根本不像傻子,似乎更像是在隱忍著百般屈辱。
在李炎繼位成為唐武宗后,開始抓住一切時機讓人試探李忱,甚至有意將其置于死地。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忱居然每次都能化險為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