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西天取經居然是由他下令完成的,治理黃河,通西域,政治手腕很硬歷史小知識歷史人物】
他是下令西天取經的首位皇帝,42章經自此傳入中國。他通過強硬的政治手腕創造了久違的繁榮局面:治理黃河1000多里,使其900多年未曾決堤;爭奪西域,擊敗匈奴,讓與漢朝絕隔65年的西域得以復通。此人便是東漢初期的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
劉秀建立東漢的第三年,與光烈皇后陰麗華生下了第四個兒子劉莊。少年時期的劉莊聰明睿智,深謀遠慮,10歲便已通曉《春秋》。
公元39年,光武帝劉秀下令清查田地及人口數量,并以“度田不實”之罪誅殺了多位官員,引發了系列武裝反抗,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
期間,一個不明來歷的人物向陳留官吏遞交一封書信,上面寫有“河南及南陽不可問”,還留有“關閉”二字。陳留官吏便把此書呈交給光武帝,但光武帝也很疑惑“不可問”的原因。
年僅11歲的劉莊向光武帝提出自己的看法:河南是當今的帝都,南陽是皇帝的帝鄉,有人以此警告官員不可不察,此書恰恰說明兩地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劉秀于是聽取劉莊的分析,徹查真相,果然如此。自此以后,劉秀更加青睞劉莊。這也說明劉莊極具政治天賦。
4年后,有人起兵造反,占據了元武城。劉秀便派出大將臧宮等人率兵圍剿。然而,叛軍雖被圍困于城內,但因糧草充足,臧宮始終無法攻克。
就在劉秀與眾臣商議破城之法時,15歲的劉莊獻策,主張臧宮不要圍城太緊,應該給叛軍留出突圍的機會。
劉秀再次聽取劉莊的建議,叛軍果然分散突圍,最終全被臧宮消滅。憑借這一出色表現,劉莊被劉秀立為太子。
劉秀還讓桓榮成為太子少傅,劉莊在桓榮的教導之下,學通《尚書》,并且非常尊敬這位老師。
繼位之后,劉莊不僅經常親臨太學,而且每到府門之前都要放下皇帝的派頭,下車步行,甚至還會按照師生的禮儀就位聽講。桓榮去世之時,劉莊更是脫下皇帝的衣服,親自送葬,堪稱尊師的楷模。
劉莊繼位之后,展現出十分強硬的政治手腕。首先表現在嚴防外戚。他一改光武帝時期的柔道,所有舅舅的官職最高不過九卿。后妃的外家凡有顯貴者,都要裁掉一人充當庶民看門。
就連劉秀的女兒想給兒子求個郎官,劉莊都是寧愿拿出1000萬錢送給外甥,然后拒絕對方的請求。
他又根據光武帝生前的意思,劃出二十八將于云臺,但對自己的岳父馬援卻不予收入。
其實這是在告訴滿朝文武,自己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和約束外戚。所以劉莊一朝從未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其次,劉莊對官員的嚴苛程度在兩漢的所有皇帝當中并不多見。曾有一名小吏誤解了西域貢品的數量,劉莊查明賬本之后,便親自持杖責打小吏,直到有人求情方才息怒。
而面對一名小吏的過錯都要親力親為的劉莊,對待位高權重的大臣則是更加嚴厲,尤其是對倚仗權勢、作威作福的外戚和大臣。
比如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的竇林,因為貪贓枉法被劉莊下獄致死。就連功臣竇融也因管教不嚴而遭到罷官。
再次是限制以及打擊宗室,尤其對待同姓諸王比較嚴格。比如自己的10個兒子雖然均被封王,但他們的封地相比于西漢時期就要小得多。
劉疆是光武帝的長子,曾是東漢的開國太子,后因母親被光武帝疏遠而主動讓位。劉莊的母弟劉荊便在劉莊執政期間誣告劉疆造反。而劉疆根本沒有篡位之心,劉莊得知此事后,不但沒有追究,甚至只字不提。
劉荊因此惶惶不可終日。為了保密,劉荊繼續四處攛掇造反之事,結果又被告發。劉荊因為過于害怕,刺頭入獄。但劉莊依然沒有追究,可是劉莊越是如此,劉荊就越發害怕,最終在惶恐之下自殺身亡。
還有楚王劉英也曾造反,劉莊看在兩人關系曾經不錯,不忍誅殺。
但在之后發現了與劉英共謀的人員名單,其中既有大臣也有諸王,劉莊于是大興牢獄,株連多人,滿朝文武為之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