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朝廷出于權力的平衡,又或是石崇個人的表現比較出色,石崇奉命牽制城陽,擔任城陽太守。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水陸并進,通過為期一年的軍事行動一舉滅亡吳國。石崇因參與滅吳戰爭有功,受封安陽鄉侯。
雖然史書沒有記載石崇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但在古代戰爭中,只有在對敵國的關鍵戰役中獲勝,或對敵方造成重大打擊,又或者在戰斗中展現出出色的指揮能力和英勇表現,對戰爭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戰功,才有資格被皇帝封侯。這說明石崇至少有過其中一項。
后來,石崇因被晉武帝器重,屢次升遷,先后擔任過散騎常侍和侍中,這兩個官職均為朝廷重臣。晉武帝的傻兒子司馬衷繼位后,由于其能力有限,大權掌握在其他大臣手中。
而石崇作為朝廷重臣,卻在此時被調任為荊州刺史兼南蠻校尉。至于何種原因,史書并未明確指出。
不過石崇當時很有可能得罪了太傅楊駿。司馬衷繼位時,楊駿作為輔政大臣掌握了極大的權力,但他的專權行為引起了部分朝臣的不滿。石崇作為當時的朝廷大臣極為擔憂,于是直接向楊駿提出了“與四海共治”的建議,主張政治權力的分散和共享,反對楊駿一人獨攬大權。
楊駿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名聲,為了討好眾人,便普遍給大臣加封進爵。結果此舉遭到了石崇的再次反對。
由此便能看出兩人的分歧。因此,石崇被楊駿排擠出了權力中心。但此事也對石崇的未來產生了巨大影響。
西晉朝廷曾經明確下令禁止生活在南方的鴆鳥被帶到北方,主要是因為鴆鳥的毒性極強,若被用于不當目的,可能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
石崇在任職荊州刺史之時,卻把一只鴆鳥送給了司馬衷的舅舅王愷,因此被人舉報。幸虧有人幫他求情,才被司馬衷免罪。
石崇經過幾次政治挫折后,逐漸放棄了原本的道德觀念,準備通過其他途徑積累財富和獲取權力。他發現荊州地區來往的客商眾多,且都攜帶著巨額財物,于是決定搶劫客商作為獲取財富的手段。
之后,石崇通過設置關卡和勾結強盜等方式公然搶劫,并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起巨額財富。雖然歷史文獻中沒有具體記載搶劫的確切金額,但通過他的個人生活和與王愷、杜預的情況就能窺見一斑。
《世說新語》記載石崇就連廁所都修建得華美絕倫,還準備了各種香水和香膏給客人洗手抹臉。
廁所之外,經常有10多名女仆侍候,事后這些女仆也都穿著錦繡服飾,打扮得十分艷麗。每當客人上過廁所,這些婢女就要把客人身上的衣服脫下,事后他們換上新衣才能出去。
曾有一位名叫劉氏的官員剛剛入廁,就匆忙跑出,以為自己誤入了石崇的臥室。
為了征服王愷,石崇曾用紫絲布做成長達40里的圍帳,而王愷則用預警布做成50里的圍帳。
王愷用嬌蘭香料裝飾房屋,石崇則用赤石脂裝飾。王愷還曾拿出皇帝賜予的珊瑚樹,石崇竟將其打碎,并拿出更多更高的珊瑚樹讓王愷挑選。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石崇曾在洛陽城東北7里處打造了一處金谷園。他利用各種奇珍異寶裝飾園子,其奢華程度甚至超過了皇宮。金谷園有著十分龐大的建筑規模,隨著地勢的高低,筑臺鑿池,樓臺亭閣高低錯落,迂回曲折,水聲潺潺。
周圍幾十里內都有分布,樓、榭、亭、閣等建筑足以說明石崇擁有的財富已經遠超常人的想象。而擁有了巨額財富的他,從此在仕途之路上也變得反反復復。
在當時的官場環境下,官員的腐敗現象極為嚴重。而原本還是荊州刺史的石崇,卻一躍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后來,他因擅離職守遭到罷免,但對他這種擁有巨額財富的人來說并無大礙。沒過多久,他又成為了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元291年,八王之亂爆發,石崇出任征虜將軍兼徐州軍士。但到達徐州之后,就因與徐州刺史爭酒之事遭到彈劾。
結果剛被免職,他就通過人際關系成為了九卿之一的衛尉,并與24人共同巴結當時的權臣賈謐,號稱“二十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