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因此成為了張須陀手下的頭牌戰將,每一場戰斗都有他與張須陀共同沖鋒的身影。隋煬帝為了一睹二人的風采,還命畫師畫出了二人戰斗的場面。
次年,盧明月率領叛軍一路南下,直入駐鄂,并屯兵于郊外。隨后,盧明月駐營30余個,兵力十分雄厚。張須陀再次奉命平叛。然而,此次戰斗并不順利。
他與對方對峙10余日后,糧草已盡,于是準備假意退兵,若敵方追擊,再設下伏兵進行偷襲。然而,這項任務太過危險,無人敢于領命,最后還是羅士信和秦叔寶挺身而出。
隨后,張須陀按照計劃撤軍,羅士信與秦叔寶各帶千余人馬隱藏于蘆葦叢中。
盧明月果然率軍追擊。待盧明月大軍走遠后,羅士信和秦叔寶立即向其大營發起進攻,并各自斬殺敵軍無數。最后,在賊軍大亂之際,他們放火燒毀了30多處營壘。
盧明月得到消息后,立即撤回,張須陀則抓住機會進行反擊,最終大敗敵軍,斬敵無數。盧明月僅帶領幾百騎兵逃走。羅士信和秦叔寶無疑是此戰的最大功臣。
兩年后,名將張須陀不幸戰死。羅士信輾轉多處,先是改投裴仁基麾下,然后又隨裴仁基于公元617年歸附李密。之后,李密被王世充打敗,羅士信被俘,但王世充善待并重用他。
然而,王世充是個喜新厭舊之人,在徹底打敗李密并獲得更多將領后,便不再重視羅士信,甚至還奪走了他的戰馬,送給了侄子。于是,羅士信便于公元619年率領1000余人歸附唐朝。
唐朝建立之初,王世充的勢力范圍在洛陽周邊,相當于控制了運河中樞,是唐朝統一路上的重要障礙。于是,由李世民統兵向王世充發起了進攻。
交戰期間,羅士信將王世充的兒子王玄應刺落馬下,并險些將其殺掉,但因對方救援及時,未能成功。
羅士信隨后又對千金堡進行圍攻。在千金堡的戰役中,羅士信并未強攻,而是讓100多人假冒百姓,懷抱嬰兒,然后趁夜去到千金堡城外傳遞虛假信息。這些懷抱嬰兒的百姓詐稱是由洛陽而來投靠羅士信的,卻在途中沒有見到唐軍的營寨,結果找錯了地方,來到了千金堡城外。
城內守軍聽到嬰兒的哭聲后,果真以為他們是逃難的百姓,于是對他們的討論深信不疑,以為羅士信已經帶兵撤離,所以決定趁此機會進行追擊。然而,此時的千金堡周圍已被羅士信布置妥當。守軍剛一開城,就被襲擊。
羅士信則趁機沖破城北,將守軍屠殺殆盡。王世充的防線也因此徹底崩塌。18歲的羅士信因功受封絳州總管、譚伯公。
一年后,明水城被自稱漢東王的劉黑闥猛攻。李世民率軍救援,三次皆被阻擋。羅士信于是再次領軍,帶領200士兵突入城內進行守城。
然而,面對劉黑闥的猛烈進攻,他依然無力抵抗。外圍的唐軍也無法進行增援,羅士信最終失手被俘。但他面對劉黑闥的招降,寧死不屈,最終被劉黑闥殺害,年僅23歲。
——“羅成和羅士信居然是同一個人的嘛,小說里不是兩個人嗎。”
——“可惜了,看隋唐演義的時候,羅成被陷害,死的時候我失聲痛哭。”
——“長得帥,有錢有家室,還有本事,這妥妥的天命之子,可惜,那個時候最不缺的就是天命之子。”</p>